[发明专利]中折法以及具有鞍状装订单元的纸张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4797.9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川口贵弘;真野真一郎;井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7/04 | 分类号: | B65H37/04;B65H37/06;B65H45/12;B42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刚;尚志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折法 以及 具有 装订 单元 纸张 处理 装置 | ||
1.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
鞍状装订单元;
所述鞍状装订单元包括:
折叠刀片,用于将装载的形成有图像的纸张按压并向内 折入;
一对中折辊,通过在夹持部夹住并按压被所述折叠刀片 向内折入的所述纸张,从而对所述纸张进行中折;以及
折叠增强单元,沿纸张搬送方向设置在所述中折辊的下 游,用于增强被中折的所述纸张的折叠;
所述折叠增强单元包括:
折叠增强辊机构,所述折叠增强辊机构沿着与所述纸张 搬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并包括:
一对折叠增强辊,在夹持部夹住并按压被中折的所述 纸张;以及
一对辊导向件,沿所述折叠增强辊机构的前进方向前 后设置,在可旋转地固定于所述折叠增强辊机构的上部折 叠增强辊和下部折叠增强辊之间的夹持部形成有开口,并 且所述一对辊导向件以前端向下的方式弯曲,以便覆盖所 述下部折叠增强辊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增强单元还包括:
搬送导向件,从动于所述折叠增强辊机构的移动,从上 下夹住并按压纸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鞍状装订单元根据装载的纸张的数量改变从所述中 折辊向所述折叠增强单元方向排出的纸张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鞍状装订单元在所述折叠增强辊的宽度内以及用于 进行折叠增强处理的有效宽度内,在对要进行折叠增强的每摞 纸张进行折叠增强时改变纸张的停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增强辊机构在回动时的速度比去动时的速度 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增强辊机构在纸张的折叠增强时,在不位于原 位置和作为朝向另一端的移动极限位置的终端位置的情况下, 进行改变移动方向的往复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增强辊机构在纸张的折叠增强时,在不位于原 位置和作为朝向另一端的移动极限位置的终端位置的情况下, 进行多次改变移动方向的往复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鞍状装订单元根据纸张的数量改变所述往复移动的 次数和速度中的一个或者两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鞍状装订单元根据使用者的选择改变折叠增强辊机 构的移动图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鞍状装订单元根据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输入 设定的有关折叠增强的信息,判断符合输入条件的折叠增强辊 机构的移动图案。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鞍状装订单元根据来自个人计算机的任务设置的有 关折叠增强的信息,判断符合输入条件的折叠增强辊机构的移 动图案,其中所述个人计算机连接于与所述纸张后处理装置相 邻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折叠增强单元通过枢转销锁定到所述鞍状装订单 元,使得能够沿着所述纸张搬送方向旋转,并且充分打开以去 除卡住的纸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7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