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循环液冷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4886.3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5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勇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循环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适合于仪器、电器、计算机、电源等设备中需要散热的元器件、部件的散热。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的技术不断的发展,电子产品集成度越来越高,频率越来越快,功率越来越大。大功率的电子元器件及设备不断推出,使得对于效率高性能好的散热器的需求日益迫切。
目前,公知的散热器,有的用风扇散热,有的用铜铝介质导热散热,还有液体循环散热器和热管散热器(热管内部主要利用液体的汽、液相变传热)。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不足,例如传热效果差、有噪音、易破损或要求较苛刻的工作温度条件。
公知的散热效果较好的是液冷散热器。目前此类产品其结构都是由水泵、水箱和其它部件组装而成,其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接口易漏、价格高,很难被消费者接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循环液冷散热器(简称散热器)。该散热器采用没有接口的密封环路一体结构,用科学的原理使液体自动循环。本发明结构简单,不仅在克服目前散热器的缺陷的同时实现很好的散热效果,还能节能,达到零噪音。
本发明包括:吸热部、导热管、散热部、回流管、注液孔、密封螺丝和压变部件。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将吸热部上方与导热管连接,导热管连接散热部上方,散热部下方连接回流管,回流管连接吸热部下方,在散热器适当的位置安装注液孔,用密封螺丝来密封,用压变部件来调整散热器容积的设计,制成一体密封的环路容器。
本发明自动循环的方法是利用液体在吸热端受热密度减少,在散热端液体散热密度增加的原理,使散热器内部的液体形成压差,导致吸热端冷却液体上升,散热端冷却液体下降,液体在密封环路容器里形成自动循环流动,传递热量,达到散热目的。这就是本发明自动循环液冷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和方法。相比于现有的液冷散热器,本发明去掉了水泵,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增长了使用寿命。
本发明特征结构:吸热部由吸热板、吸热盒、回流管孔、导热管孔构成。其形状视需要散热的部件的形状、位置及热交换形式而定,并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内部结构。导热管孔要设在受热液体在吸热部中所能上升的最高端,回流管孔要设在吸热部中流动液体的最低端,以保证吸热端液体在散热器工作过程中能顺畅的流动,从而获得最好的散热效果。散热部是由散热鳍片和腔体组成,可采用多样的方式设计为不同形状的结合体,其进液口设计在上方,出液口设计在下方,以保证散热端液体在散热器工作过程中能顺畅的流动,从而使整个散热器获得最好的散热效果。
散热器在能将散热器注满液体的位置,留有小丝孔,用于向散热器注入冷却液。此小丝孔可用密封螺丝进行密封。此注液孔采用小孔可以减小散热器中的液体对螺丝的压力,加强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安全性。
在工作环境中为了解决容器和液体的体积失衡问题,本专利加装了压变部件。当散热器温度变化导致容器和液体的体积失衡时,压变部件的体积随之变化,来减轻或消除由液体温度变化时膨胀或收缩所带来的液体对散热器器壁的增加的压力,增强了散热器的稳定性。
散热器内部采用无毒冷却液,工作温度范围-55--106℃,有效期可达10年以上。本发明采用的冷却液的膨胀系数大约是水的二倍多。因此吸热放热过程中产生温度变化时,吸热部和散热部的冷却液密度差异较水更明显,相应的散热器内部的压差也更大,有利于冷却液体的循环,增强了散热效果,加大了工作的温度适用范围。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利于生产,无需添加和更换冷却液,使用寿命长。特别是,由于散热器优良的散热效果,在一般环境中工作时,散热器无需用风扇制冷辅助散热,因而使散热器可以不用能源并达到无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吸热部的盒体图;
图3是用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开发的加装风扇的计算机CPU液冷散热器的应用图,其中:
图3--A是CPU液冷散热器侧面图
图3--B是CPU液冷散热器反面图
图3--C是CPU液冷散热器正面图
图4是用本发明的原理和技术开发的不加装风扇的计算机CPU液冷散热器的应用图,其中:
图4--A是CPU液冷散热器侧面图
图4--B是CPU液冷散热器反面图
图4--C是CPU液冷散热器正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勇,未经王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清热养阴明目黑发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