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4903.3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欣;陈宏伦;吴志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6 | 分类号: | A61B1/06;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 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内视镜 光源 模块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内视镜照明的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藉由内视镜与光纤的配合使用,使得内视镜可直接以非侵入式方式探测病人体内的病灶,并能正确且立即的将病灶的影像从体内传递出来。一般可应用于内视镜的数种光源中,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效能及其亮度皆不断的在进步,且发光二极管为一冷光源,长时间下使用亦不会有产生高热的问题,因此发光二极管将可取代卤素灯而成为内视镜光源的新选择。
然而,当使用在内视镜的光纤的长度增长时,光线在光纤中传递将会产生折损,使得出光效率随光纤长度而递减,导致光纤末端的出光强度不足以达到照明效果。而为了要达到足够的照明亮度,则需要使用数颗以上的发光二极管。
但在增加发光二极管使用数量的同时,并也增加了整体内视镜中光源模块的体积。导致内视镜成本增加以及整体内视镜的体积亦受到限制。因此如何能在不增加光源模块体积下,亦可强化内视镜中光源模块的照明功效,将可改善光纤长度应用上的限制。
如美国专利第6,832,849号“光发散装置、光源装置、光发散单元以及光连接结构”中所揭露的一种光源装置,是用以提供一光束形式的光源,光源装置是包括:一光源引导组合,其是由多条光纤束或玻璃管以及单颗或多颗发光二极管所构成;以及一壳体,其是将第一光源透镜以及第二光源透镜包覆在内。其中第一光源透镜是用以使得光源引导组合中的每一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能成为平行并往同一方向出光的光线。而第二光源透镜是用以使得来自第一光源透镜的平行光线产生折射,而集中投射至光源引导单元中。
上述的先前技术是在每一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路径上使用二光源透镜,用以使得每一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线聚集在光纤的光耦合面。但当光源模块中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时,每一发光二极管与光纤的光耦合面距离远近并不相同,却仍在每一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路径上使用相同的透镜组合。因此可能导致某些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无法获得最有效的利用,降低了整体光源模块的出光效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光源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光源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光源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光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藉由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内视镜光源,并使用光纤连接器,将光源耦合至光纤中,又设置透镜组与反射镜组,使得可集中每一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非常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具有可提升光线耦合至光纤的效率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由于可提升光线耦合至光纤的效率的功效,因此可减少发光二极管的使用数量,使得可在不增加内视镜光源模块体积的同时,亦可提供内视镜足够的照明强度,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其包括:至少二第一发光二极管;至少二第一透镜组,每一该第一透镜组是一对一光耦合的设置在对应的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路径上;至少二反射镜组,每一该反射镜组是一对一光耦合的设置在对应的该第一透镜组的出光路径上;一第二透镜组,其是光耦合的设置在该些反射镜组的出光路径上;以及一光纤连接器,其是光耦合的设置在该第二透镜组的出光路径上。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具发光二极管的内视镜光源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每一至少二第一透镜组是由至少一凸透镜及至少一凹透镜排列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材销售分类精确计量袋
- 下一篇:可调式方便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