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4906.7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5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石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775 | 分类号: | H04N5/775;G09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正云;王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多路数字视频信号发送到电视接收机等接收装置中的视频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DVD的普及和数字电视广播的启动,处理数字视频信号的设备得到普及。
作为连接发送视频信号的发送设备(DVD录像机/播放机、数字AV调谐器等)与接收视频信号的接收设备(数字电视等)的接口标准,存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用于将基带数字视频信号传输到接收装置的接口规格,与个人电脑中广泛使用的数字视频接口(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保持兼容的同时设想将其搭载在民用设备上。一根连接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HDMI电缆传输基带(非压缩)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
此外,近年来的数字电视等显示装置,多数能够通过画中画等功能同时显示两个以上画面,其利用范围也较广。然而,HDMI基本上只能对视频数据进行单路传输,欲同时传输双路视频数据时,需要使用两根HDMI电缆设置两套信号处理路径。此时,需要准备两对HDMI电缆及HDMI连接器,结果形成成本非常高的系统。
与此相对,HDMI标准也给出了使用一根电缆实现双路同时传输的方法。但是,具有能够传输双路最小化传输差动信号(TMDS,Transmission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的端子数的B型HDMI连接器是必须的。
然而,目前市场上普及的HDMI连接器和HDMI电缆是仅具有能够传输单路TMDS差动信号的端子数的A型,毫不夸张地说其占有差不多100%的市场份额。能够双路同时传输的B型HDMI连接器和HDMI电缆在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即使有销售也可以预计其价格会非常昂贵。
另一方面,在一路非压缩视频信号的消隐期间分组并复用传输另一路压缩视频信号,从而进行双路视频信号同时传输的技术已为人所知(参见US2006/0291569 A1)。
如上所述,使用市场上未普及的B型HDMI连接器和HDMI电缆是不现实的,而且还会产生无法进行超过两路的多路传输的问题。
此外,在一路非压缩视频信号的消隐期间分组并复用传输另一路压缩视频信号的技术,对于不具备视频压缩/解压缩电路的系统,需要追加配备该压缩/解压缩电路而使得价格昂贵。而且,超过两路的多路传输由于消隐期间的限制而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如HDMI等进行基带传输的数字接口的视频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视频传输装置包括下述视频发送装置和视频接收装置,利用分辨率比传输的视频信号的分辨率高的像素时钟频率,传输多个视频信号。其中,视频发送装置包括进行发送的各视频信号处理中的TMDS转换电路和对各TMDS转换电路输出的TMDS信号进行时分复用的TMDS混合电路。视频接收装置包括对多个TMDS信号经所述TMDS混合电路时分复用后的TMDS信号进行分离的TMDS分离电路和将分离的TMDS信号分别转换为视频信号的TMDS转换电路。
本发明从DVD录像机等视频发送装置同时传输多路视频信号,使得在数字电视等视频接收装置中能够同时显示多个画面。而且,能够使用普及率高且价格低廉的A型HDMI连接器和HDMI电缆来同时传输多路视频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视频传输装置的结构示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双路视频信号的传输格式(1080i/60Hz)示例图。
图3为图1中的TMDS混合/分离电路的结构示例框图。
图4为多路传输通知数据包的格式示例图。
符号说明
100 视频发送装置 301 显示面板
101 TV调谐器 302 视频信号处理LSI
102 TV信号处理LSI 303 HDMI接收LSI
103 盘片信号处理LSI 304 TMDS转换电路
104 盘片重放装置 306 TMDS转换电路
105 HDMI发送LSI 310 TMDS分离电路
106 TMDS转换电路 311 A型HDMI连接器
108 TMDS转换电路 320 帧存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