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聚合物固化的含磷无机固化剂及方法和聚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5027.6 | 申请日: | 2005-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任颉;黄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赛力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2/02 | 分类号: | C04B12/02;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聚合物 固化 无机 固化剂 方法 | ||
本申请是下述原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是2005年9月30日,申请号是200510105694.6,发明创造名称是“含磷无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环保等领域的无机聚合物材料及它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含磷无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聚合物固化的含磷无机固化剂及方法和聚合物。
背景技术
在已有的废弃物处理技术中,以水泥为代表的无机固化剂用于处理废弃物时,产物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较好的稳定性,但处理效率较低。通常情况下,废弃物在产物中所占的比率在40%以下。而以高分子聚合物为代表的有机固化剂用于处理废弃物时,处理效率较高但产物的稳定性差。而关于凝石技术的报道,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和建材领域的情报及通讯中多有披露。尤其是以碱激发理论所指导的碱激发矿渣水泥的问世,使业内人士在工业矿渣的综合利用上竟相发表了自己的“白皮书”。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碱激发矿渣水泥的成本颇高,其实用性越来越趋于暗淡。同样,基于凝石技术的要求,以CaO,SO3,R2O为主要成分的激发剂所生产的“凝石二元化湿水泥”问世不久,就曾遇到了传统水泥行业的普遍质询。毕竟,是以硅钙体系还是以硅铝体系为基础的水泥产品的换代势必要引起此材料领域和它涉及的环保领域的一场革命。在此种情况下,就技术优势和环保优势而言,含磷无机聚合物大大优于其它同类技术。例如,可用于处理各种受污染的固体,淤泥和液体,各种有害的金属,各种低放射性的废弃物,及各种有害的化学品的有效封装处理。又如,可利用几乎任何种类的无害固体废弃物(例如粉煤灰,木屑,炉碴,玻璃,等等)制备多种颜色的各类优质建筑材料(例如砖块,瓦片,瓷砖,防火墙隔离板,等等)。产品在低温下就可成型,且工艺设备简单,成熟,成本低廉。产品成型过程是纯无机化学过程,不释放任何有害物质,不造成任何二度污染。产品抗压强度可达83MPa,抗弯强度可达11MPa。产品热稳定性极好,抗辐射。产品密实性好,外观孔隙度接近于0。而且产品性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调控。尤其是,废弃物在成品中所占比例(重量或体积)最高可达95%。与凝石技术相比,含磷无机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出现,更为同仁们提供了一种其目的、手段、效果可以同时或单列进行比较、鉴别的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聚合物固化的含磷无机固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含磷无机固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聚合物的固化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聚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聚合物固化的含磷无机固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以及磷酸或磷酸盐。
所述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为粉末状,所述磷酸盐为粉末状,并将两类粉末混匀成粉剂型含磷无机固化剂。
将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与磷酸混合调成浆料,或与磷酸盐混合加水调成浆料。
还包括硼酸。
通过将所述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与硼酸混合后,再与磷酸混合调成浆料,或与磷酸盐混合加水调成浆料。
含磷无机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以及磷酸或磷酸盐;采用粉末状的所述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以及粉末状的所述磷酸盐,将两类粉末混匀成粉剂型含磷无机固化剂;或者,采用所述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与所述磷酸混合调成浆料,或与磷酸盐混合加水调成浆料。
还包括硼酸,将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氢氧化物与硼酸混合。
聚合物的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用于聚合物固化的含磷无机固化剂与其他物质搅和形成聚合物浆料;将聚合物浆料固化,得到聚合物产品。
所述其他物质包括渣料,所述渣料指生活、工业废弃物的渣料。
聚合物,包括固化剂和待固化的物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是上述的用于聚合物固化的含磷无机固化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用于聚合物固化的含磷无机固化剂及方法和聚合物解决了对各种物质进行聚合固化的实用化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赛力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赛力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5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粉双复合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矿渣硫酸盐水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