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建讯框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5774.X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谢雨滔;丁邦安;许仁源;王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建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构建讯框的模块,适用于支持一新标准与一旧标准的一通讯系统,该新标准回溯兼容该旧标准,其特征在于,该构建讯框的模块包括:
一第一讯框产生器,用以产生该讯框的一第一部份,其中,该讯框的该第一部份支持一第一数据组,且该第一数据组在多个第一频带其中之一以该旧标准来传送;
一第二讯框产生器,用以产生该讯框的一第二部分,其中,该讯框的该第二部分支持一第二数据组,且该第二数据组在由该多个第一频带所组成的一第二频带中以该新标准来传送;以及
一讯框构建器,用以根据由该第一讯框产生器所产生的该讯框的该第一部份以及根据由该第二讯框产生器所产生的该讯框的该第二部份来构建该讯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讯框的该第一部份包括一第一前置数据域位、一第一控制字段、以及至少一第一数据域位,该讯框的该第二部分包括至少一第二数据域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组包括在该第一前置信号字段的一第一前置信号、在该第一控制字段的一第一讯框控制标头以及一第一映像表、以及在该至少一第一数据域位的一第一下链数据以及一第一上链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数据组包括在该至少一第二数据域位的一第二下链数据以及一第二上链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该讯框中,该至少一第二数据域位之一插入该至少一第一数据域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数据域位配置在该讯框的一集成区,且该至少一第二数据域位配置在该讯框的另一集成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该多个第一频带的每一个中,该第一控制字段包括该至少一第一数据域位在该讯框的位置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该多个第一频带的每一个中,该第一控制字段包括该至少一第二数据域位在该讯框的位置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讯框的该第二部分包括一第二前置字段以及一第二控制字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控制字段包括该至少一第二数据域位在该讯框的位置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该讯框中,该第二前置信号字段在该第一前置信号字段之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多个第一频带中至少一个透过一未使用频带而与其它的该多个第一频带隔离。
13、一种构建讯框的模块,适用于支持一新标准与一旧标准的一通讯系统,该新标准回溯兼容该旧标准,其特征在于,该构建讯框的模块包括:
一第一讯框产生器,对于使用多个第一频带的每一个且以该旧标准定义的一第一数据组的传送而言,用以产生至少一第一讯框区给该多个第一频带的每一个,其中,该多个第一频带中至少一个不连接于其它的该多个第一频带;
一第二讯框产生器,对于使用由该多个第一频带所组成的一第二频带且以该新标准定义的一第二数据组的传送而言,用以产生至少一第二讯框区给该多个第一频带的每一个;以及
一讯框构建器,用以根据由该第一讯框产生器所产生而给予该多个第一频带的每一个的该至少一第一讯框区以及根据由该第二讯框产生器所产生而给予该多个第一频带的每一个的该至少一第二讯框区来构建该讯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讯框区包括一第一前置数据域位、一第一控制字段、以及至少一第一数据域位,该第至少一该第二讯框区包括至少一第二数据域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构建讯框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数据组包括在该第一前置信号字段的一第一前置信号、在该第一控制字段的一第一讯框控制标头以及一第一映像表、以及在该至少一第一数据域位的一第一下链数据以及一第一上链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57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程序调测系统中的映射方法和程序调测系统
- 下一篇:管状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