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处理电路及摄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5867.2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吉川裕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N5/92 | 分类号: | H04N5/92;H04N5/225;H04N5/232;H04N5/14;H04N7/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处理 电路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静止图像及动态图像这两种图像的信号处理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即便是数码图片相机也逐渐能够进行与数码摄像机同样高品质的动态图像拍摄。还有,也提出了一种在动态图像摄影中能够拍摄静止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提出了一种改变静止图像和动态图像的压缩方法后分别保存在记录介质的不同区域并且能够提高在动态图像摄影中所拍摄的静止图像的分辨率的图像处理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还有,提出了一种为了记录被拍摄体的静止图像摄影前后的周围情况而自动对静止图像摄影前后的动态图像进行拍摄的电子相机(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在这种电子相机中,使用了两级按压结构的快门释放按钮(release button),从而对应半按操作而开始动态图像拍摄。并且,对应全按操作而进行静止图像拍摄,然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停止动态图像拍摄。还有,在专利文献2中还记载了不同于两级按压结构按钮的构成示例,即:单独设置了静止图像拍摄用按钮和动态图像拍摄用按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10-2008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1-78137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当对静止图像摄影前后的动态图像进行记录时出现了下述问题,即:当将风景等变化少的被拍摄对象作为动态图像进行保存时,尽管作为动态图像进行保存的价值较低,却仍然过多地消耗了记录介质。
还有,用户有必要事先决定是作为动态图像进行保存,还是作为静止图像进行保存,并且要用模式旋钮等来对模式进行指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的发明,其目的在于:当对静止图像摄影前后的动态图像进行记录时,能够根据规定的条件来判断保存的形式,从而抑制记录介质的消耗,同时还能够自动地对用户所期望的拍摄模式进行判断。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形态为涉及一种具有暂时保存所拍摄的图像的缓冲存储器的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处理电路还具有检测所述所拍摄的图像是否为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动态图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是将所述所拍摄的图像作为动态图像保存在所述缓冲存储器中,还是作为静止图像保存在所述缓冲存储器中,还是作为动态图像和静止图像这两种图像保存在所述缓冲存储器中。
还有,本发明的另一个形态为涉及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信号处理电路具有检测所拍摄的图像是否为动态图像的动态图像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动态图像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将所述所拍摄的图像作为动态图像进行显示,还是作为静止图像进行显示。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可以自动对是否保存被拍摄对象的静止图像摄影前后的动态图像进行判断,所以能够抑制记录介质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image shooting apparatus)100的基本构成的附图。
图2是对摄像装置100的外观进行举例说明的附图。
图3是用简单的流程图来表示拍摄动作的附图。
图4是表示从按下快门钮后直到保存好图像为止的动作概要的附图。
图5是表示播放清单(playlist)的一个示例的附图。
图6是关于保存形式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动态图像的编码(code)量和拍摄时间之间关系的附图。
图8是对从移动(motion)量来判断保存形式的方法进行表示的附图。
图9是对拍摄开始的规定期间和拍摄结束的规定期间的动态图像删除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0是对从脸的图形和大小来决定记录形式的方法进行表示的附图。
图11是表示对再生形式进行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 摄像装置
110 摄像部
120 驱动器
130 记录开始/停止开关
140 模式转换开关
150 信号处理电路
151 动态图像检测装置
152 DSP
153 CPU
154 缓冲存储器
160 显示装置
170 外部记录介质
180 菜单操作用按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5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