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速器机构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6185.3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丹尼斯·W·伊斯肯二世;詹姆士·M·斯托里;查尔斯·克里斯托夫;罗伯特·J·尼尔;詹森·萨维奇;杰拉德·S·什切潘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4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衷诚宣 |
地址: | 美国密执***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速器 机构 总成 | ||
1.一种差速器总成,包括:
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
固定到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的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 分和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围起腔体并受支撑围绕第一轴旋转;
第一十字轴销,所述第一十字轴销在轴向位置上位于所述腔体之内且固定到所述 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随其旋转;
第二十字轴销,所述第二十字轴销固定到所述第一十字轴销以及所述第一差速器 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随其旋转;
第三十字轴销,所述第三十字轴销固定到所述第一十字轴销以及所述第一差速器 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以随其旋转;
环齿轮,所述环齿轮固定到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 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环齿轮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十字轴销的外侧及所述第一十字轴销 的轴向位置处;及
夹件,所述夹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十字销内的槽接合的第一对腿以及与所述第三十 字销内的槽接合的第二对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形成 有螺栓孔的法兰,所述总成还包括:
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形成有螺栓孔的法兰;
螺栓,每个所述螺栓延伸所述螺栓孔中的一个并接合所述环齿轮;及
将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的焊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形成有第一螺栓孔的法兰;
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形成有第二螺栓孔的第二法兰,每个所述第二螺栓 孔与所述第一螺栓孔中的一个对准,所述总成还包括:
螺栓,每个所述螺栓延伸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中的一个和所述第二螺栓孔中的一 个,与所述环齿轮接合,并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法兰、所述第二法兰及所述环齿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多个成角度间隔的第一凹口;
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多个成角度间隔的第二凹口,每个所述第二凹口与 所述第一凹口对准,所述第一凹口的每个和所述第二凹口中的一个形成一个孔,所述 第一十字轴销安装到所述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十字轴销包括基本上垂直 于所述第一轴的外表面,所述总成还包括:
小锥齿轮,每个所述小锥齿轮支撑在所述第一十字轴销上围绕所述第一十字轴销 的外表面旋转;
第一侧锥齿轮,所述第一侧锥齿轮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小锥齿轮啮合;及
第二侧锥齿轮,所述第二侧锥齿轮位于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小锥齿轮啮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十字轴销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十字轴销对准并与所述第一十字轴销成角 度隔开;
所述第三十字轴销轴向上与所述第一十字轴销对准并与所述第一十字轴销和所 述第二十字轴销成角度隔开;及
所述第一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角度隔开的第一凹口;
所述第二差速器壳体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成角度隔开的第二凹口, 每个所述第二凹口与所述第一凹口中的一个对准并形成第一对孔、第二对孔、第三对 孔、及第四对孔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十字轴销安装到所述第一对孔和所述第四对孔中, 所述第二十字轴销安装到所述第二对孔中,所述第三十字轴销安装到所述第三对孔 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1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