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6593.9 | 申请日: | 2008-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春瑞;刘光荣;陈先茂;李祖章;刘益仁;魏林根;杨成春;邓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3302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壤 土壤结构 改良 | ||
1.一种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碳化谷壳、食用菌废弃料、熟石灰、谷糠为原料按配方比例充分混合拌匀而成不规则固体颗粒混合物,所述碳化谷壳为稻谷壳经阴燃碳化后的粉末状或颗粒状黑色物质;食用菌废弃料为食用菌采收后废弃的培养料,食用菌废弃料要凉干至水分少于15%;熟石灰为粉末状或细粒状的直径小于3毫米的熟石灰;谷糠为稻米加工时产出的粗糠或由谷壳粉碎而成的粗糠,碳化谷壳、食用菌废弃料、熟石灰、谷糠按重量份配制比例为10∶5∶2∶1。
2.一种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碳化谷壳、食用菌废弃料、熟石灰、谷糠为原料按配方比例充分混合拌匀而成不规则固体颗粒混合物,所述碳化谷壳为稻谷壳经阴燃碳化后的粉末状或颗粒状黑色物质;食用菌废弃料为食用菌采收后废弃的培养料,食用菌废弃料要凉干至水分为12%;熟石灰为粉末状或细粒状的直径小于3毫米的熟石灰;谷糠为稻米加工时产出的粗糠或由谷壳粉碎而成的粗糠,碳化谷壳、食用菌废弃料、熟石灰、谷糠按重量份配制比例为8∶4∶1∶2。
3.一种红黄壤土壤结构改良剂,其特征在于:以碳化谷壳、食用菌废弃料、熟石灰、谷糠为原料按配方比例充分混合拌匀而成不规则固体颗粒混合物,所述碳化谷壳为稻谷壳经阴燃碳化后的粉末状或颗粒状黑色物质;食用菌废弃料为食用菌采收后废弃的培养料,食用菌废弃料要凉干至水分为11%;熟石灰为粉末状或细粒状的直径小于3毫米的熟石灰;谷糠为稻米加工时产出的粗糠或由谷壳粉碎而成的粗糠,碳化谷壳、食用菌废弃料、熟石灰、谷糠按重量份配制比例为7∶3∶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5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