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6648.6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彭书成;陈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书成 |
主分类号: | D01D11/00 | 分类号: | D01D11/00;D01D11/06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006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纤维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通过研究发现,用聚酯纤维可有效防止沥青混凝土的温缩裂缝,从而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拉、抗剪、抗压、抗冲击强度和耐疲劳性能,此后聚酯纤维开始大量用于沥青混凝土中,但由于聚酯纤维耐碱性差,其耐碱强度保留率低(通常只有30%左右),所以不能用在碱性较强的普通水泥混凝土中,在普通水泥混凝土中仅能用耐碱强度保留率高的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睛纤维和聚酰胺纤维等,这些材料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泥混凝土起阻裂作用,但由于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阻裂效果不理想(通常只能达到85%),据悉国外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不得不采用聚酯纤维加强无碱水泥混凝土,由于无碱水泥价格为普通水泥的几倍,使混凝土工程成本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文献中仅有聚酯纤维用于沥青混凝土中的报道,没见聚酯纤维用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工程的报道(见查新报告附件1-16)聚酯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老化的优点,如能解决其耐碱问题,对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抗弯性能和疲劳寿命将比其他合成纤维效果更显著,对高质量水泥混凝土工程而言,比起聚酯纤维无碱水泥混凝土也将大大降低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该方法能解决聚酯纤维的耐碱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将喷丝头挤出的湿度在500-560℃的聚酯纤维单丝快速通过一温度在400℃-480℃的反应釜,反应釜上有喷粉孔,由喷粉孔喷入尺寸小于100纳米的聚丙烯粉未并在腔内形成粉雾,那些粉雾直接接触聚酯合成单丝纤维将进一步熔化并形成与聚酯纤维的结合,从而形成抗碱改性聚酯纤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聚丙烯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碱性,故熔敷在改性聚酯合成单丝纤维并与之实现牢固熔合的超薄聚丙烯和聚酯纤维与碱性物质直接接触而免受碱性侵蚀,因此这种改性技术制造的改性聚酯纤维既保留了芯部聚酯纤维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良好的抗老化性能等诸多优良性能,改性后又增加了直接与工作介质接触改性聚酯纤维的优良抗碱性能。
进行的耐碱性试验表明: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在80℃温度下2%浓度碱溶液中浸泡6小时后,经本技术处理的改性聚酯纤维单丝,其抗碱强度保留率均超过95%,而未经本技术处理的对照组聚酯纤维单丝,其抗碱强度保留率仅有30%左右。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聚酯纤维抗碱处理方法,将喷丝头挤出的湿度在550℃的聚酯纤维单丝快速通过一温度在450℃的反应釜,反应釜上有喷粉孔,由喷粉孔喷入尺寸小于100纳米的聚丙烯粉未并在腔内形成粉雾,那些粉雾直接接触聚酯合成单丝纤维将进一步熔化并形成与聚酯纤维的结合,从而形成抗碱改性聚酯纤维。其技术路线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书成,未经彭书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超细陶瓷微粉的复合纤维制造方法
- 下一篇:银电解废液的清洁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