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泳显示设备及其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6692.7 | 申请日: | 200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朴相昡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67 | 分类号: | G02F1/167;B65D8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泳 显示 设备 及其 包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泳显示设备,该电 泳显示设备包括在该设备的后表面上设置的支撑框架,以使其上安装有 驱动元件的膜粘接到支撑框架,由此防止电泳显示设备在包装和移动时 由于电泳显示设备的摇晃而对膜造成的损坏。
背景技术
总体而言,电泳显示设备是一种利用当施加有电压的一对电极置于 胶体溶液中时胶体颗粒向一个极性移动的现象的图像显示设备。因为电 泳显示设备具有宽视角、高反射率、低功耗等的特性并且无需采用背光, 其作为例如电子纸的电子设备而受到很大关注。
电泳显示设备具有电子墨层夹在两个基板之间的这样一种结构。两 个基板之一是透明基板,而另一个包括用于反射输入光的反射板,由此 以反射模式显示图像。
总体而言,电泳显示设备是在模块状态下由生产商生产,接着供应 给电子设备成品生产商。接着,电子设备成品生产商将供应的模块组装 为最终产品,并将其提供给用户。
图1是示出相关技术的电泳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泳 显示设备10包括面板20以及粘接在面板20上并向面板提供信号的膜上 芯片(COF)30。尽管未示出,面板20包括两个相对的基板;在基板之 间形成的并包括黑颗粒和白颗粒的电子墨层,所述黑颗粒和白颗粒根据 施加信号时形成的电场而移动以实现图像;以及在基板上形成的并向电 子墨层施加各种信号的电极。COF 30包括膜和安装在膜上并向面板20 内的电极提供信号的驱动元件。
尽管未示出,电泳显示设备的最终产品是通过将电泳显示设备的面 板20和COF 30经由接口连接到外部主机并在壳体等中容纳面板20而生 产的。然而,将面板20和COF 30连接到主机并在壳体中容纳面板主要 是在电子设备成品生产商处进行的,并且电泳显示设备的生产商以图1 所示的模块形式向成品生产商提供电泳显示设备。
模块型电泳显示设备用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接着由运输工具提供给 成品生产商。此时,相关技术的电泳显示设备在运输模块型电泳显示设 备中具有以下问题。
模块型电泳显示设备用图2所示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接着被运输。 此时,如图2所示,当面板20由包装材料40包装时,面板20和包装材 料40之间存在一定间隙(t)。由此,当经包装的面板29被运输时,由于 该间隙,面板20在包装材料40中由于不规则的摇晃而移动,并且这种 移动对面板20施加冲击,使得面板20产生缺陷。具体地,粘接到面板 20的COF 30由薄膜制成,因此由于面板20的摇晃导致的冲击而使其损 坏。另外,COF 30包括其上安装的驱动元件和形成在其表面上的用于连 接驱动元件和面板的电极的金属布线。施加到COF 20的冲击造成金属布 线短路。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考虑了此处描述的各种特征。本发明的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设备,其能够通过将 COF粘接到面板的后表面、包装电泳显示设备、并将其运输到成品生产 商,来防止由于经包装的电泳显示设备运输时的摇晃所导致的冲击而产 生COF的缺陷布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泳显示设备,该电泳显示设备包括:电泳显示面 板;粘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侧并在其上安装有驱动元件的COF(膜 上芯片);以及安装在所述电泳显示面板的后表面上的支撑框架,其中所 述COF通过双面胶带粘接到所述支撑框架。
所述电泳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 板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TFT);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的并通过所述TFT 来接收信号的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的公共电极;以及在所 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的并包括含有白颗粒和黑颗粒的囊的电 子墨层,所述白颗粒和黑颗粒根据信号的施加而移动以由此实现图像。 所述支撑框架由模制框架形成。所述支撑框架沿所述电泳显示面板的至 少一侧进行安装,并且通过螺钉或双面胶带与其进行结合。
在本发明中,通常粘接到面板的COF被粘接到面板的后表面,因此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即,首先,在COF粘接到面板的后表面之后,电泳显示设备被包装 并运输到成品生产商,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经包装的电泳显示设备运输时 的摇晃所导致的冲击而产生COF的缺陷布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6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