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多成分分解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6931.9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斌;张腊梅;蔡红军;张钧萍;张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13/9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极化 合成孔径雷达 图像 成分 分解 方法 | ||
1.用于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多成分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输入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根据数据格式读入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
步骤二:对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进行预处理,并求得其协方差矩阵;
步骤三:将地物散射的协方差矩阵分解为基本的五种散射类型,其中五种散射类型分别为奇次散射、偶次散射、体散射、螺旋散射和线散射;并根据协方差矩阵对应元素相等的关系,分别求出各个散射类型的加权系数;
将地物散射细分为五种基本散射类型,是通过将奇次散射、偶次散射、体散射、螺旋散射和线散射作为基本散射类型构建的模型,该模型将协方差矩阵分解为这五种基本散射类型的加权和,即
[C]=fs[Cs]+fd[Cd]+fv[Cv]+fh[Ch]+fw[Cw] (1)
其中,fs,fd,fv,fh和fw分别表示各个散射类型的加权系数,[Cs],[Cd],[Cv],[Ch]和[Cw]表示各个散射类型的基本协方差矩阵,其中[Ch]和[Cw]是根据人造目标在极化图像中的非对称性而加入的;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的散射协方差矩阵[C]定义为
根据协方差矩阵的定义,使得式(1)左右两侧对应项相等,得
(3)
从(3)(e)和(f)中求得线散射和螺旋散射的系数fw和fh为
然后将(4)和(5)带入(3)(d)中可以得到体散射系数fv
对于剩下的未知参数,采用以下的假设,
如果
如果
从(3)(a)-(c)中可以求得剩余的参数,并进而求得各个散射类型的散射功率Ps,Pd,Pv,Ph和Pw,
Ps=fs(1+|β|2)
Pd=fd(1+|α|2)
Pv=8fv/3 (7)
Ph=fh
Pw=fw(1+|γ|2+2|ρ|2)
P=Ps+Pd+Pv+Ph+Pw
公式(1)-(7)就构成了多成分散射模型的基本表达形式;
步骤四:根据加权系数求出各个散射类型的散射功率,得到各个散射类型的分解结果,完成多成分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9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