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富含有机硒、锌和铬的营养强化大米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37021.2 | 申请日: | 200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6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彦;董春;都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彦 |
主分类号: | A23L1/10 | 分类号: | A23L1/10;A23L1/304;A01C21/00;C05D9/02 |
代理公司: | 绥化市广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丽丽 |
地址: | 15246***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含 有机 营养 强化 大米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硒、锌和铬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大米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硒、锌、铬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少了就会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发生多种疾病。而每天补入充分的硒、锌和铬三种元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目前,只有富硒和富锌米的报道,还没有富铬米的报道。
富含硒、锌微量元素的营养强化大米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外加法”、“内持法”和“作物叶喷法”。“外加法”即在大米加工过程中加进微量元素溶剂或粉剂。这种方法生产的强化大米,在做饭淘洗过程中,大部分元素会随水流失,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内持法”即把大米用微量元素溶液浸泡后晒干。这种方法会破坏大米内部分子结构,改变大米口味,而且费工费钱,不宜保管。“作物叶喷法”是比较先进的营养强化方法,如专利号:200410084878.4,公开号为:CN1608436,一种富含有机硒、锌的营养米,是用硒和锌的有机螯合剂溶液,分别在水稻的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于叶面上,通过水稻叶面吸收、转化所产生的富硒、锌大米,含硒和锌量分别为0.070-0.270mg/kg和12-25mg/kg。专利号为:200610086308.8,一种有机富硒锌营养米,米中有机硒含量为0.16—1.12mg/kg,锌含量为0.5—1.5mg/kg。生产方法也是在水稻的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三个期间喷施硒肥和锌肥得到的。
这两项发明与本申请的区别在于,本申请中还含有铬元素,并且这两项发明中还存在的缺点在于:把两种微量元素混合在一起给水稻喷施,会使元素互相抵消或因重金属超限量而沉积在植株上形成死结而无法到达籽粒,使收获后的大米中硒和锌的含量低。并且在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三个期间喷施,增加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含有机硒、锌和铬的营养强化大米及其生产方法, 使大米中不仅含有硒、锌元素,还含有铬元素,充分补充人体需要。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富含有机硒、锌和铬的营养强化大米,由硒含量为0.3—0.5mg/kg的富硒大米,锌含量为8—10mg/kg的富锌大米和铬含量为1—2mg/kg的富铬大米混配而成。这种营养强化大米是分别将硒溶液、锌溶液、铬溶液在水稻灌浆期喷施于不同地块,待水稻成熟后,收获制得。
选用不同配比的富硒、富锌和富铬大米,可以配制出适合于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营养需求的大米。
儿童型大米:选富硒大米30%、富锌大米40%和富铬大米30%混配,每公斤营养大米含硒0.18mg,含锌5mg,含铬0.73mg。
青少年型大米:富硒大米40%、富锌大米30%和富铬大米30%混配,每公斤营养大米含硒0.46mg,含锌4mg,含铬0.73mg。
老年型大米:富硒大米25%、富锌大米25%和富铬大米50%混配,每公斤营养大米含硒0.185mg,含锌3.5mg,含铬1.0mg。
三种营养强化大米成品均符合国家食品中硒、锌、铬限量标准。
本发明富含有机硒、锌和铬的营养强化大米的生产方法:
1、微量元素液的配制:
①硒溶液:由1%重量的二氧化硒、1.5%重量的蛋氨酸、5%重量的黄腐酸和92.5%重量的水,经搅拌溶解而成;②锌溶液:由20%重量的带7个结晶水的硫酸锌、1.5%重量的蛋氨酸、5%重量的黄腐酸和73.5%重量的水,经搅拌溶解而成;③铬溶液:由15%重量的有机三价铬,3%重量的黄腐酸和82%重量的水,经搅拌溶解而成。
2、田间喷施和混配:
三种微量元素溶液的田间施用量分别是:铬溶液,每亩地30g,加清水30kg稀释;锌溶液,每亩地30g,加清水30kg稀释;硒溶液,每亩地33g,加清水33kg稀释,元素液与清水充分搅拌溶解后,分别在水稻灌浆期喷施于不同地块,待水稻成熟后,收获即为富含有机硒的米、富含有机锌的米和富含有机铬的米;将单一富含各元素的三种米按一定比例混配即为富含有机硒、锌和铬的营养强化大米。
本发明营养强化大米的优越性:
1、硒、锌和铬三元素通过水稻叶面吸收,有效促进水稻光和作用,使植株生长繁茂,使营养和微量元素直接进入水稻体内,参与水稻新陈代谢与有机合成。增加灌浆强度,促进早熟,丰富籽粒中的硒、锌、铬含量。达到富硒、富锌、富铬的目的,从而完成营养强化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彦,未经刘兴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7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