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破碎给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208.4 | 申请日: | 2008-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于宽;李真明;方贻留;唐富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承祯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破碎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钢及炼铁污泥输送设备,特别是一种污泥破碎给料机。
(二)背景技术
钢铁厂进行转炉炼钢的污泥中含有30%-50%的铁,这些污泥可回炉再炼钢,实现循环经济利用的方针政策,目前,国内存在的给料设备采用螺旋送料,由于污泥的粘度大,成团后不易打碎,当污泥粘结在给料设置上,阻碍送料螺旋的转动,难以实现连续均匀给料,输送速度慢,效率低,很难实现废料循环利用的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连续均匀输送污泥的辊筒式污泥破碎给料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料斗、给料部分和打碎部分,给料部分包括给料箱、给料部分机架和设置在给料箱中的给料辊,打碎部分包括打碎料箱、打碎部分机架和设置在打碎料箱中的打碎辊组,给料辊和打碎辊组各连接有一个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
为了防止污泥粘结在给料辊上,所述的给料辊下方设有刮料装置。
为了提高给料速度,所述的给料辊包括给料辊筒和多个扒齿,扒齿均匀固定在给料辊筒的表面上。
为了可以控制污泥流向,使污泥能尽可能的随给料辊的转动向下流动,所述的给料辊的一侧设有污泥流向控制装置,污泥流向控制装置包括缓冲板、拐臂、拉簧和分料齿,缓冲板上端与给料箱铰接,拐臂的中部与给料箱铰接,缓冲板处在给料辊与拐臂之间,拉簧连接在拐臂的上端与给料箱之间,拐臂的下端抵在缓冲板上,分料齿设置在缓冲板的下方。
为了便于大块物料或杂质排出,所述的给料箱下端设有弹性活动门,打碎轮组设置在弹性活动门的正下方。
为了便于控制,所述的给料辊的驱动装置为电机I,电机I通过减速器、联轴器与给料辊连接,电机I和减速器设置在打碎部分机架上,打碎辊组的驱动装置为电机II,打碎辊组包括主动打碎辊和从动打碎辊,主动打碎辊和从动打碎辊的中心轴上分别固定有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打碎部分的机座上设有改向链轮,主动链轮和改向链轮上挂有链条,从动链轮压在链条的外侧,电机II通过减速器、联轴器与主动打碎辊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改变了以往的螺旋送料方式,采用两级辊筒送料,污泥加入料斗后,先经过给料辊的扒散、打碎,再经过打碎辊组的进一步打碎,不易发生污泥团块现象,污泥能够连续均匀的输送到混料皮带上,可与混料皮带上的烧结前矿粉全部混合均匀,经检测,造球效果良好,混合料水分稳定,确保了正常生产应用。本发明成功解决了炼钢及炼铁污泥与烧结前矿粉混料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成球、粘接、堵塞设备等一系列问题。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料斗,2、电机I,3、给料部分机架,4、电机II,5、打碎部分机架,6、给料箱,7、缓冲板,8、拐臂,9、拉簧,10、分料齿,11、从动打碎辊,12、从动链轮,13、链条,14、改向链轮,15、主动链轮,16、主动打碎辊,17、打碎料箱,18、刮料装置,19、给料辊,20、篦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料斗1、电机I 2、给料部分机架3、电机II 4、打碎部分机架5、给料箱6、缓冲板7、拐臂8、拉簧9、分料齿10、从动打碎辊11、从动链轮12、链条13、改向链轮14、主动链轮15、主动打碎辊16、打碎料箱17、刮料装置18、给料辊19和篦板20。
电机I 2、给料部分机架3、给料箱6、缓冲板7、拐臂8、拉簧9、分料齿10、刮料装置18和给料辊19组成给料部分。如图2所示,缓冲板7、拐臂8、拉簧9、分料齿10、刮料装置18和给料辊19设置在给料箱6中,刮料装置18设置在给料辊19的下方,刮料装置18可随时清除给料辊19上的余料,缓冲板7、拐臂8、拉簧9、分料齿10组成污泥流向控制装置,并设置在给料辊19的一侧,缓冲板7上端与给料箱6铰接,拐臂8的中部与给料箱6铰接,缓冲板7处在给料辊19与拐臂8之间,拉簧9连接在拐臂8的上端与给料箱6之间,拐臂8的下端抵在缓冲板7上,分料齿10设置在缓冲板7的下方。给料箱6的底部设有弹性活动门。电机I 2通过减速机、联轴器和给料辊19连接。电机I 2和减速机都固定在给料部分机架3上。给料辊19包括给料辊筒和多个高合金钢扒齿,扒齿均匀固定在给料辊筒的表面上,扒齿自然磨损后可以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承祯,未经唐承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