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原矿井人工增压通风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528.X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辛嵩;刁明富;刘建璞;尹玉鹏;张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F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矿井 人工 增压 通风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提高井下空气压力和单位体积氧气含量,改善高原矿井井下作业环境的高原矿井人工增压通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高原矿井主要采用抽出式通风,主要通风机安装在回风井口,主、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但是,在抽出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负压状态,由于高原地区的环境特点是大气压力低、空气稀薄缺氧,采用抽出式通风使井下空气压力进一步降低,导致井下缺氧问题变得更为严重,给井下人员劳动和机电设备的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高原矿井现有通风方法中存在的井下空气压力和单位体积氧气含量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了一种高原矿井人工增压通风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高原矿井井下空气压力和单位体积氧气含量,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矿井风量、矿井通风总阻力及井下空气需要提高的压力值选取合适的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压入式通风,在主、副井之间打风硐安装主要通风机,风硐分别与主、副井贯通,在副井井口构筑密闭设施,在主井井筒设两道风门,防止风流未经利用直接从主、副井排出,主井、副井兼做进风井,风井专门用于整个矿井的回风,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正压状态,使井下空气压力得到初步提高;由于风流在巷道中流动必须不断地用相应的空气压力来克服巷道中的阻力,巷道阻力越大空气流动所需空气压力越大,并且矿井中空气压力随着巷道的延伸不断减小,因此在主要回风巷道或者回风井内设置调节风门,增加矿井的通风总阻力,同时通过调节风门控制矿井通风阻力分布,减小工作面前的巷道通风阻力,增加工作面后的巷道通风阻力,使工作面等用风地点形成较高的空气压力,在压入式通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井下空气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井下所需风量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井下空气压力,增加单位体积氧气含量,改善了井下人员劳动和机电设备运行环境。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是高原矿井人工增压通风方法设计图。
图中1.矿井主要通风机,2.主井,3.副井,4.风硐,5.风门,6.密闭,7.工作面,8.调节风门,9.风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所示实施例中,根据矿井风量、矿井通风总阻力及井下空气需要提高的压力值选取合适的矿井主要通风机(1),采用压入式通风,在主井(2)和副井(3)之间打风硐(4)安装主要通风机(1),风硐(4)分别与主井(2)和副井(3)贯通,为了防止风流未经利用直接从主井(2)和副井(3)排出,在副井(3)井口构筑密闭设施(6),在主井(2)井筒设两道风门(5),主井(2)和副井(3)兼做进风井,风井(9)专门用于整个矿井的回风,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由于风流在井下沿巷道流动时不断地用相应的空气压力来克服巷道中的阻力,空气的压力是随着巷道的延伸不断减小的,通过在主要回风巷道设置调节风门(8)增加矿井总阻力,同时通过调节风门(8)控制矿井通风阻力分布,使工作面(7)附近形成较高的空气压力,提高了井下空气压力和单位体积氧气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地面或墙面的石材装饰件
- 下一篇:一种适合无线个域网的接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