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669.1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2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牛振华;栾艳霞;牛燕华;聂怀利;李秀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振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4;A61K31/045;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萎缩 胃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我国多发病常见病,它分为AB两型,一般来讲亚洲黄色人种为B型萎缩性胃炎,多由于长期反流、吸烟、饮酒、药物或各种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因素,导致胃粘膜屏障及胃粘膜层的破坏,再加上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使胃粘膜腺体相对减少,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腺体囊性病变等,而取代正常胃粘膜的结构,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形成低酸胃病,是发生胃癌的潜伏因素,所以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切断发生胃癌的关键。
中医学认为,引起慢性胃炎的病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禀赋不足、劳逸过度、外感六淫、饮食所伤、七情失调,根据胃的生理功能与致病因素,其病机可归纳为:胃失和降、肝胃不和、肝胃郁热、脾胃湿热、阴寒内盛、气滞血淤、胃阴不足、脾胃虚寒。其组方用药采用温中健脾或疏肝清热或化瘀导滞,使脾气升、胃气降,肝气条达脾胃功能恢复,脾胃湿热常因中焦气机受阻,湿滞化热当清热利湿,胃阴不足常因气郁化热伤津,取苦寒清热,故酸甘化阴。此外,由于胃痛多兼气滞,所以常用辛香理气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遵循祖国传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配制而成:郁金50-100g,三七30-60g,莪术30-60g,五味子30-60g,力参30-60g,黄连50-100g,大黄50-100g,白蔻30-60g,花椒10-20g,冰片6-10g,木香20-40g,紫河车100-200g。
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首先按照以下重量比称重中药原料:郁金50-100g,三七30-60g,莪术30-60g,五味子30-60g,力参30-60g,黄连50-100g,大黄50-100g,白蔻30-60g,花椒10-20g,冰片6-10g,木香20-40g,紫河车100-200g;然后将各味中药原料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最后粉碎成细末,混合后加水制成水丸,晾干后即得。
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药黄连、大黄具有较强的清热燥湿作用,可杀死幽门螺旋杆菌。白蔻、木香、郁金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消除心窝部堵痛、嗳气、厌食、胀饱感、纳呆等症状,并能增进食。三七、莪术、冰片活血化瘀,有促进胃黏膜新生修复使病变逆转的功效,对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和胃萎缩可预防癌变,五味子、力参、紫河车补气养阴,促进胃酸分泌,调节胃动力等作用。
本发明配伍合理,充分发挥每味中药的协同作用,标本兼治,对慢性轻、中度萎缩性胃炎有促进胃黏膜新生修复使病变逆转的功效,对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和胃萎缩可预防癌变,并可迅速消除心窝部堵痛、嗳气、厌食、胀饱感、纳呆等症状,并能增进食欲。
该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658例,治愈率达85%以上,具有显著的疗效,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容易操作,所制成的水丸达《中国药典》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首先称重以下中药原料:郁金80g,三七50g,莪术60g,五味子40g,力参50g,黄连80g,大黄60g,白蔻30g,花椒15g,冰片10g,木香20g,紫河车150g;然后将各味中药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最后粉碎成细末,过100目筛后混合并加适量水,作成水丸,晾干后即得。
实施例2:首先称重以下中药原料:郁金100g,三七30g,莪术50g,五味子30g,力参60g,黄连50g,大黄80g,白蔻50g,花椒20g,冰片6g,木香40g,紫河车200g;然后将各味中药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最后粉碎成细末,过100目筛后混合并加适量水,作成水丸,晾干后即得。
按照以上实施例所制备的水丸每日服用二次,每次9丸,早饭前晚饭后,用温开水送服,治疗60天为一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振华,未经牛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6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咽喉炎的胶囊
- 下一篇:导轨自动校直传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