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井矿井压风布置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702.0 | 申请日: | 2008-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8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滕广林;刘志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滕广林;刘志钧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33山东省新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井 矿井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压风技术,尤其是深井压风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井下开拓掘进、巷道整修等施工风动设备和工具所需压风均由压风机供给,长期以来大都采用在地面工业广场内建压风机站集中向井下各用风点供风。随着矿井不断的延深,开采活动范围向着井田边界和深部发展,供风距离越来越长,有的矿井达到15000米以上,将压风机战建在地面使压风系统中的温差损失、容积损失、漏风损失、阻力损失等都在大幅度增加,其系统总损失高达30%以上。
如果直接将压风机站分设在井下,离用风地点就近的地方,虽然能降低压风系统的损失,但是井下压风机必须安装在有新鲜风流的进风巷道中运行,这就使压风机工作中所产生大量的热量直接散发在井下空气中,形成热害。另外由于井下新鲜风在从井口到用风点的流经过程中被混入较多粉尘,含尘量高。增加了压风机的机械磨损,工作环境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井下压风系统效率、改善压风机工作环境、保证压风的供风需要,又不占用井下新鲜风的深井矿井压风布置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布置方法:
1、将压风机站设置在与主回风巷道并联的分支回风巷道内,以免增加主回风巷道的通风阻力和影响矿井的正常通风,压风机站要建立在回风巷道断面较大的地段,以满足机站空间需要,方便压风机的安装、维护和运行。
所述的压风机选用防爆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2、在压风机进风侧安装过滤装置对乏风进行过滤,使乏风成为符合压风机使用要求的干净空气。所述的过滤装置是在压风机的进风侧巷道安设三道风门,每道风门间距3-5米,在第一道风门处加一道水幕,每道风门上安装过滤风网。当巷道断面一定,尽量增加过滤风网的有效表面积,表面积越大,风速越小,过风量越大,有利于提高滤风质量。
第一道过滤风网使用50目的纱网材料,使经水幕清洗过滤后的乏风滤掉40-60%大颗粒粉尘。
第二道过滤风网使用孔隙大密度小的海绵材料,使去湿过滤后的乏风再滤掉大部分水份和20-30%中小颗粒粉尘。
第三道过滤风网使用孔隙小密度大的海绵材料,使第三次精细过滤后的乏风再继续过滤掉水份和10-20%细小颗粒粉尘,使乏风成为符合压风机使用要求的干净空气。
上述三道过滤风网的工作原理如下:乏风通过第一道过滤风网时首先被水带喷淋,以增加乏风中粉尘颗粒的粘着力和重量,使粉尘颗粒通过第一道滤网时易附着在滤网上,在淋水的作用下质量较大的粉尘颗粒沿滤网表面被冲洗下来,从排污沟流出,同时在淋水的作用下乏风的温度被降低,改善了机站的环境空气温度,通过第一道过滤风网清洗过滤后的乏风粉尘含量已减少过半,含有剩余中小颗粒粉尘的乏风被混入大量水份,经第二道过滤风网的去湿过滤,滤除乏风中小颗粒粉尘和大部分水份,降低乏风的湿度和中小颗粒粉尘的含量。经过第二道去湿过滤后的乏风,仅含有剩余部分的细小颗粒粉尘和少量水份;再经第三道过滤风网的精细过滤,滤除乏风剩余细小颗粒粉尘和水份,进一步降低乏风的湿度和细小颗粒粉尘的含量,使乏风成为符合压风机使用要求的干净空气。
为保证井下安全,在煤压风机站旁安装瓦斯断电仪和在进风侧设置甲烷传感器。当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及时切断电源停止压风机运行。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①本发明将压风机站设置在回风巷道的分支巷道中,提高了整个压风系统效率,避免了压风损失;②在压风机进气测加装过滤装置,分别对压风进行清洗过滤、去湿过滤、精细过滤三级过滤,使过滤后的乏风称为压风机的新鲜风,节约井下新鲜风,保证了压风的供风需要;③在喷淋冷水的作用下乏风的温度被降低,降低了压风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使井下压风机所产生的热害得到根治;④经过处理的乏风含尘量低于工业广场空气含尘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发明内容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主回风巷道,2-分支回风巷道,3-水幕,4-第一道过滤风网,5-第二道过滤风网,6-第三道过滤风网,7-压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某煤矿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滕广林;刘志钧,未经滕广林;刘志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7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SD图案生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弧炉能量分段输入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