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花抗菌陶瓷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8957.7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魏成章;刘强;王家胜;梁金生;梁广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博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86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花 抗菌 陶瓷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贴花抗菌陶瓷餐具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同时由于环境恶化、 地球变暖促使细菌滋生,产染病的感染、发病率也逐步上升。尤其是SARS病毒、禽流感的 肆虐更让人们认识到居家环境净化的重要性。现有技术中,家庭日常实用的餐具、刀具基本 上是金属的,如果使用完毕清洗不及时或不彻底,容易滋生细菌。
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在一些公共的场所,例如:医院、餐厅、高级住宅等,开始推广抗 菌卫生陶瓷制品。这种抗菌陶瓷的抗菌剂主要有如下几种:
1.无机银系掺杂型抗菌陶瓷。抗菌剂是含银、铜等金属离子与一定载体的结合,即银系 抗菌剂。这类抗菌剂主要用于陶瓷、搪瓷面釉,烧成后使其保持抗菌性能。其主要不足之处 是:1)抗菌剂一般用于陶瓷的表面或者面釉,限制了其应用领域;2)金属离子长期暴露 在空气中,容易因氧化而变色;3)存在重金属离子进入食物的可能性,影响其安全性;4) 抗真菌性差;5)金属银比较贵重,成本高。
2.二氧化钛系光催化抗菌剂材料。抗菌剂是纳米光催化半导体材料,例如:二氧化钛、 氧化锌等,这类抗菌材料也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在陶瓷的表面形成一层抗菌薄膜,例 如: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钛以薄膜形式附着于陶瓷的釉面,然后经低温(一般小 于700℃)烧烤,制成具有抗菌作用的陶瓷制品。这类抗菌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1)纳 米抗菌层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效能较低,特别是在黑暗中将极大降低甚至丧失抗菌和杀菌效应; 2)抗菌层的耐热性、持久抗菌性和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花抗菌陶瓷刀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陶瓷刀坯的外表面覆盖一层 具有抗菌自洁作用的陶瓷釉,在刀坯和陶瓷釉层之间还设有贴花。本发明的陶瓷刀具具有抗 菌自洁作用,同时使刀具更加美观且便于区别、标识。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花抗菌陶瓷刀具,包括刀坯,其特征是,在刀坯外表面覆盖有一层抗菌自洁陶瓷 釉;
所述抗菌自洁陶瓷釉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石英15~30%,长石20~40%,硼砂10~20%,硼酸6~18%,碳酸钡3~7%,碳酸钠 2~5%,膨润土4~9%,五氧化二磷0~6%,氧化锌10~20%,氧化钛0~6%,碳酸锶1~ 5%,碳酸锂0~4%,熟滑石1~4%,氧化铝1~6%,稀土1~4%;
所述的稀土为氧化铈、氯化镧铈、硝酸镧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混合物。
氧化钛是粒径小于1微米的超细氧化钛粉体,结构为金红石型或锐钛型;氧化锌是粒径 小于1微米的超细氧化锌粉体。
在陶瓷釉与刀坯之间还设置有贴花或/和标志;所述的贴花包括人物、花草、动物、文字 的一种或其任意组合;所述的标志是商标或证明、检验标志。
所述贴花抗菌陶瓷刀具的制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料;
2)磨料;
3)成型、干燥;
4)施釉;
5)烧成:所述烧成的高温温度为1150~1200℃;
6)贴花;
7)烧成:所述烧成的高温温度为1100~1200℃;
8)后加工。
所述贴花抗菌陶瓷刀具的制法,可以采用贴花的方式,也可以直接采用两次施釉的方法, 第一次施花釉,第二次施抗菌釉。
本发明的刀坯材质可以采用现有的超硬陶瓷材料,例如:塞隆陶瓷材料(英国Lucas Aymon公司生产)、超细氧化锆细粉、添加了增韧纤维的陶瓷材料或者添加了增韧纤维的金 属陶瓷材料。为了降低烧成温度,节约能源,本发明优选采用超细氧化锆细粉。
本发明的产品具有优良的抗菌、抑菌性能。
按照JC/T897-2002检测本发明刀具的细菌总数过程和结果如下:
一、检测使用的仪器:自控温湿度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无菌工作台、电热鼓风干燥 箱、高压蒸汽消毒器及相应的玻璃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博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博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8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井用安全环保灌泥浆装置
- 下一篇:带润滑装置的合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