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9184.4 | 申请日: | 2008-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庆梅;车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莉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木素 缩合 水剂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减水剂用量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矿物组成携带异型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水泥颗粒在液相的热运动中相互碰撞并吸附,加之颗粒间的聚结引力作用,使水泥颗粒形成了不规则的絮凝状结构,其中包含着许多拌和水,这就减小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而使水泥不能充分水化,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絮凝状结构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摩擦力,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变差。为改善和易性,势必要加大拌和水量,这就导致了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存在多余水分,它们蒸发后形成孔隙则不利于防水抗渗。
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掺入新拌混凝土后,由于它的吸附-扩散作用,使水泥絮凝状物结构解体释放出原被包裹的封闭拌和水。这就保证了在一定的和易性要求时,大大减少拌和用水量,使混凝土中游离水的数量降低,从而减少了水分蒸发留下的毛细孔隙,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因减水剂溶于水后产生的阴离子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之带负电荷而互相排斥,从而使水泥颗粒彼此分离、扩散,形成高度均匀分散的悬浮颗粒,在颗粒间起到润滑作用,有效地改善混凝土中孔隙结构的分布情况,使孔径和孔隙率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碱木素缩合减水剂掺量控制方法,其特征是:
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
掺水量为170g时的净浆流动度为189mm,基本与减水剂掺量为0.8%时,加水量为105g时(见表3-3-2)的净浆流动度相当,
m0-无外加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为一定值时的用水量,g;
m1-掺外加剂时,达到上面同样净浆流动度时的用水量,g。
根据公式(1)可得:(170-105)÷170×100%=38%。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本发明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此时,减水率可达到2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水泥净浆流动度与减水剂掺量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是用这些实施例来限制本发明。
测本实验中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产品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按照水灰比0.35,取300g水泥,105g水,测减水剂不同掺量时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掺量的净浆流动度
图8是以水泥净浆流动度为纵坐标,减水剂掺量为横坐标所作的参数关系图。
从关系图和经济这两方面考虑,得出减水剂的最佳掺量是:0.8~0.9%。
减水率的测定测定在不加减水剂时,不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流动度,结果见表2:
表2:不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流动度
掺水量为170g时的净浆流动度为189mm,基本与减水剂掺量为0.8%时,加水量为105g时(见表3-3-2)的净浆流动度相当。
m0-无外加剂时,水泥净浆流动度为一定值时的用水量,g;
m1-掺外加剂时,达到上面同样净浆流动度时的用水量,g。
根据公式(1)可得:(170-105)÷170×100%=38%,据文献记载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可达到20%以上,本实验产品基本符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莉,未经车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普通胶带机简易调心托辊
- 下一篇:分盒称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