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提示血压测量结果可信度的电子血压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9899.X | 申请日: | 200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光;迟永江;于泓;盛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A61B5/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25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示 血压 测量 结果 可信度 电子 血压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血压计,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检测血压测量结果是否可信的电子血压计。
背景技术
电子血压计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相关的专利技术也比较多,比较典型的如专利号为200620104374.9所述的“数字显示人工干预式电子血压计”就是其中一种,其不足之处在于与其它血压计一样无法确定所测量血压的可信程度,因为人体血压极易受到视、听、痛等感受刺激及情绪波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提示血压测量结果可信度的电子血压计,克服了上述专利的不足,原理是:机体在视、听、痛等感受刺激及情绪波动时,血压会升高,此时的皮肤电阻会降低,电阻的变化能够间接反映血压的波动情况,进而确定所测血压的可信程度,根据此原理,本发明对上述专利进行了完善,设计一个能在测量人体血压的同时通过感测皮肤电阻,来确定该血压计测量值是否可信的血压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由充气囊、软管和、操作器、扬声器、和数字显示器组成,数字显示器包括外壳和内置电路系统。其中所述的充气囊的内侧有两个测试端子,测试端子两极之间的距离为2CM,测量人体血压时,测量端子连同充气囊紧贴人体,将感测得到的皮肤电阻值以电压的形式送到内置电路系统的电阻传感单元的输入端,电阻传感单元的输出端将数据送到单片机的模数转换引脚,通过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判断血压的可信度,将结果送到显示单元和语音单元,显示当前血压的可信度并通过语音单元控制的扬声器发出提示。
内部电路系统的电阻传感单元的测试端子通过电阻与三极管的基极和集电极相连,滑动变阻器VR1与三极管T1BC548的基极相连,用来调节电路至人体松弛状态的平均电阻,滑动变阻器VR2与三极管T1BC548的发射极相连,滑片的输出信号直接与控制单片机的数模转换引脚相连。
本发明随后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加以说明。
有益效果:
测量人体血压时,考虑视、听、痛感受刺激及情绪波动的影响,通过显示和语音提示可以得知当前测得的血压值是否可信。
附图说明
图1是原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要内部电路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阻传感单元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数字显示人工干预式电子血压计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所述现有技术数字显示人工干预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详见中国专利发明200620104374.9说明书CN2930612《数字显示人工干预式电子血压计》,以下主要介绍本发明与其差异部分的设计。
在图2中,由充气囊3、软管2和5、操作器4、扬声器6、测试端子7和内部电路1组成,以上组成和血压的测量细则主要对照发明200620104374.9说明书CN2930612《数字显示人工干预式电子血压计》图1,主要变动在于:增加了扬声器和紧贴在充气囊3的内壁上的两个测量端子7,测量血压时,测量端子7将皮肤电阻值以电压信号的形式送到内部电路系统的电阻传感单元的输入端,电阻传感单元的输出端将数据送到单片机的模数转换引脚,通过单片机内预先设置好的电阻值范围进行数据处理,将结果送到显示器和语音单元,显示器显示血压值,同时显示可信或不可信。语音单元控制的扬声器发出两种指示,指示1:您测得的血压值可信;提示2:您处于紧张状态,请稍后再测。
在图3中,内部电路系统增加了电阻传感单元10和语音单元8。测试端子感测到的皮肤电阻值以电压信号的形式送到电阻传感单元10,经过电阻传感单元的放大送到单片机9的模数转换引脚,将数据分析处理后,送到与它相连的语音单元8。
在图4中,测试端子14感测到的电阻以电压信号的形式送到三极管T1BC548的基极,同时基极与滑动变阻器VR1相连,以用来调节电路至人体松弛状态的电阻,三极管T1BC548的发射极与滑动变阻器VR2相连,滑动变阻器VR2的滑片与单片机的模数转换引脚相连,用以进行数据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8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
- 下一篇:两组辊式粉碎机及其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