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芯机多功能下压气包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39954.5 | 申请日: | 200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2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新林 |
主分类号: | B22C19/00 | 分类号: | B22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芯机 多功能 压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射芯机配套的下压气包,属于铸造机械中的射芯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铸造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中,砂芯的生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砂芯不但要有足够的强度、准确的尺寸、清晰的轮廓,而且要有良好的溃散性。整个制芯工艺过程所需设备有混砂机、射芯机以及与射芯机配套的三乙胺气体发生器。目前射芯机的射砂排气系统存在的问题是:射砂高压气流是通过橡胶薄膜阀从射腔侧面进入的,射腔内置射砂桶易损坏;更严重的问题是射砂阀橡胶薄膜常常突然破裂,导致突然停产。橡胶薄膜及射砂桶的更换都很麻烦,降低生产效率,增加费用,影响正常生产。并且射砂桶缝隙较大,排气阀滤砂网易积砂堵塞,排气不畅,排气时间增长,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射芯机的射砂排气系统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均压射砂、排气通畅的射芯机多功能下压气包。
本发明的射芯机多功能下压气包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
该射芯机多功能下压气包包括支架、压紧缸、气道和气包,气道安装在气包内,其两端穿出气包,上端设有上端盖,压紧缸的活塞杆与气道的上端盖连接,气道上部侧壁上设有与气包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气道的上端盖上设有气控口,气道内在上端盖的下方设有射砂阀,气道下口内设有滤砂网,在滤砂网上部的气道侧壁上设有排气阀。
工作时,启动压紧缸,驱动气道下行,气道的下口对准射芯机的射腔上口形成一个封闭的射砂环境。射砂阀打开,高压气流经过滤砂网以最快捷的方式,沿中轴线直冲射腔中心。射砂阀关闭后,排气阀打开,射腔内的余气经滤砂网过滤后排出;再次射砂时滤砂网得到返吹清理,为下一步吹气创造良好条件。
本发明的充气方式可使射芯机的射头获得最大的均压射砂力,保证了砂芯的结构强度。实现了实质性的上排气,能够使滤砂网自动得到得到返吹清理,充分的保证了每次排气的通畅,使射芯机射腔内的余气在较短的时间内排净,射芯机射头抬起时不出现射孔漏砂现象,排气时间充分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其中:1、压紧缸,2、球节,3、射砂阀,4、行程开关,5、气道,6、滤砂网,7、排气阀,8、气包,9、支架,10、气控口,1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射芯机多功能下压气包主要包括支架9、压紧缸1、气道5和气包8,气道5与气包8焊接在一起,其两端穿过气包8,上端设有上端盖,压紧缸1安装在支架9的上端,其活塞杆通过球节2与气道5上端盖连接,气道5的上部侧壁上设有与气包8内部连通的进气口11。该进气口11位于射砂阀3的封闭口以上。气包8上设有高压气体进口以及调压阀。气道5的上端设有气控口10,气道5的内上部设有射砂阀3,内下部设有滤砂网6,在滤砂网上部的气道侧壁上设有排气阀7。支架9上安装有行程开关4,以控制活塞杆的行程,同时也是控制气道5的行程。
本发明的运行过程是:
不工作时,气道5上端的气控口10进气,射砂阀3的活塞下移,关闭射砂阀3,使气道5内部与气包8断开,气包8内的高压气体不会进入气道5内部。
工作时,启动压紧缸1,驱动气道5下行,气道5的下口对准射芯机的射腔上口并压紧,形成一个封闭的射砂环境。气道5上端的气控口10排气,气包8内的高压气体经过进气口11打开射砂阀3的活塞进入气道5内部。气道5内部的高压气流经过滤砂网6以最快捷的方式,沿中轴线直冲射腔中心。该充气方式可使射芯机的射头获得最大的均压射砂力,对保证环状砂芯的结构强度有着重要的作用。
射砂阀3关闭后,排气阀7打开,射芯机射腔内的余气经滤砂网6过滤后排出。再次射砂时滤砂网6得到返吹清理,充分的保证了每次排气的通畅,使射腔内的余气在较短的时间内排净,射芯机的射头抬起时不出现射孔漏砂现象,为下一步吹气创造良好条件。实现了实质性的上排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新林,未经冯新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9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纯红霉素A的方法
- 下一篇:百喜草成熟种子离体培养植株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