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相丙烯的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0170.4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书;王宝刚;张金平;崔树峰;任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武胜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1/06 | 分类号: | C07C11/06;C07C7/00;B01D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 回收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气的分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气相丙烯的回收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精细化工的发展,聚丙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含丙烯的裂解石油液化气市场越来越紧张。在含丙烯的液化石油气分离过程中,丙烯的收率一般在95%左右,其余5%左右的丙烯绝大部分从气分装置脱乙烷塔顶以气相状态排火炬或排放到民用液化气中,直接燃烧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相丙烯的回收方法,把5%的气相丙烯再次回收,该方法能进一步提高丙烯的收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相丙烯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气液分离:液体分离率达到99%以上;
(2)干燥脱水:干燥后气相中水含量≤500ppm;
(3)氨冷分离:经干燥后的气相,从分离塔的中下部进入,开工初期气相从塔顶流出,经过氨冷却器冷凝成液相乙烷、丙烯,液相物料依靠装置自身设计的位移压差进入乙烷、丙烯回流罐;当回流罐液位达到30%时,启动回流泵,塔釜液位上升,当塔釜液位达到30%以上时,启动塔釜重沸器加热,实现乙烷、丙烯的分离;本过程为连续操作过程,气相进料---氨冷---分离同时实现,塔釜回收的丙烯重新回到气分装置原料罐,在气分装置上循环分离,达到提高丙烯收率提高的目的;塔顶乙烷作为制冷剂直接出售或排放到民用液化气中出售。
本发明的气相丙烯的回收方法,所述氨冷分离:氨冷却器与回流罐安装存在位移压差;分离塔的操作参数:压力为1.90~2.00MPa、回流比为2.8~3.2、回流温度为-10~-16℃、塔顶温度为60~70℃;进料位置与方式:分离塔中下部气相连续进料。
本发明的气相丙烯的回收方法,该分离塔的板数为45~55块。
本发明的回收方法,能耗低、丙烯的回收率高,使丙烯能够有效利用,可以大大节约能源,挽回经济损失。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从附图可以看出:该气相丙烯的回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气液分离:从气分装置脱乙烷塔顶排放的气相中,可能携带部分液相,在进干燥塔之前,必须把液相脱除,液体分离率达到99%以上,否则给干燥操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增加干燥剂的再生次数,造成能耗、损失的增加。
(2)干燥脱水:在气液分离后的气相中,可能含有微量水,若不进行干燥,在进入氨冷压缩过程中,极有可能造成换热器管层的冻堵现象,影响化热效果。故在进氨冷系统之前必须干燥脱水。干燥塔为2台交替再生使用,干燥塔内装4A活性氧化铝瓷球,干燥后气相中水含量≤500ppm.
(3)氨冷分离:经干燥后的气相,从分离塔的中下部进入,开工初期气相从塔顶流出,经过氨冷却器冷凝成液相乙烷、丙烯,液相物料依靠装置自身设计的位移压差进入乙烷、丙烯回流罐;当回流罐液位达到30%时,启动回流泵,随着时间的推移,塔釜液位上升,当塔釜液位达到30%以上时,启动塔釜重沸器加热,实现乙烷、丙烯的分离。本过程为连续操作过程,气相进料---氨冷---分离同时实现,塔釜回收的丙烯重新回到气分装置原料罐,在气分装置上循环分离,达到提高丙烯收率提高的目的,最终丙烯的收率在98%以上。塔顶乙烷作为制冷剂直接出售或排放到民用液化气中出售。
以上工艺步骤的数据指标:
原料组分:乙烯 4.24%、乙烷 38.92%、丙烯 53.69%、丙烷 3.15%
操作参数:压力≈2.0MPa 回流比≈3
回流温度≈-10--16℃ 塔顶温度≈60-70℃。
本发明塔顶物料组分:乙烷≥90% 丙烯≤1%
塔釜物料组分:丙烯≥93% 乙烷≤2%。
实施例2:
通过气液分离、干燥后的气相物料,进料负荷稳定在设计值以内时,塔顶温度、压力主要靠回流温度(氨冷)、回流比来控制,当回流温度控制在-16℃,回流比3.2,塔釜温度在62℃时,顶压在1.92MPa,则塔顶丙烯在0.52%,塔釜乙烷在1.85%,丙烯回收率为95%,氨冷负荷较高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武胜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武胜天然气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0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疲劳防近视镜片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反共振振动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