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钼丝杆中频感应退火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0987.1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二召;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高科钼钨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钼丝杆 中频 感应 退火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退火工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钼丝杆的中频感应退火工艺。
背景技术
在钼丝杆加工生产中,常用的钼丝杆工艺生产方式为:旋锻开坯-焊接-旋锻-焊接-拉伸和轧制开坯-长线拉伸两种。在材料压力加工过程中,加工硬化不可避免。在钼丝杆的轧制拉丝、旋锻加工过程中,易使加工后的钼丝杆材处于不均匀的应力和变形状态,导致后序加工过程中丝材的表面和内部出现各种缺陷,降低加工成品率。因此需要采用中间退火工艺消除加工硬化,降低材料内部残余应力,提高材料塑性、韧性,改善材料加工性能,并能有效改善轧制、锻打等压力加工给材料造成的组织缺陷。目前采用的退火工艺钼丝杆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并且是在1300℃的高温下,钼丝杆表面将迅速氧化,以三氧化钼的形式挥发到空气中,既造成金属损耗,又恶化工作环境,且退火温度较难控制,丝杆整体的温度均匀性也不好,退火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钼丝杆的中频感应退火工艺。解决钼丝杆退火过程中氧化严重、金属损耗大、以及污染工作环境的问题,使其退火工艺稳定,在退火处理过程中达到无金属损耗,无污染的目的,且退火后材料结构均匀,性能良好,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传动机构将待加工的钼丝杆匀速送入中频感应退火炉,依据中频感应加热原理对其进行加热,其退火温度控制在1200~1500℃之间,钼丝杆料的退火速度为0.1~1.0m/min;在中频感应退火炉下部设置有进出气体管路,连接到退火炉炉管内,当中频感应退火炉工作时,通入惰性气体,使钼丝杆在退火过程中一直处于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
本发明采用中频感应加热原理,消除轧制钼丝杆材料内部残余应力,降低加工硬化,改善材料塑性、韧性及加工性能,并能有效改善轧制、锻打等加工方式给材料造成的组织缺陷。由于退火炉内通有惰性气体作为保护,钼丝杆在进行退火处理时不仅不发生氧化,在1300℃的高温环境下,钼丝杆表面氧化层与氢气发生还原反应,可去除大部分氧化层。采用该技术处理的钼丝杆料内部组织结构和产品性能良好,在退火处理过程中无金属损耗,无污染,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也可以进行单重(1~100)kg,直径Φ(1~10)mm钼丝杆材的退火处理。图4-5为掺杂钼采用该技术处理时退火前、后材料的横断面金相组织照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设备的工艺流程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掺杂钼Φ6.2mm 1000X退火前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掺杂钼Φ6.21000X退火后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中:1-3、排线轮,4-5、传动轮,6、控制柜,7、中频感应退火炉,8-9、传动轮,10-12、排线轮,13、工作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高科钼钨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高科钼钨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09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洗衣粉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搓板式下料落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