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的废液联合处理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1065.2 | 申请日: | 2008-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汤广斌;甘世杰;刘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3/30;C02F1/4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3000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合成氨 生产 中的 废液 联合 处理 废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的废液联合处理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工产品,可以单独由一氧化碳加氢生产,也可以与合成氨联合生产,与合成氨联合生产甲醇的过程称为联醇,联醇可以减少变换和精炼工艺的能耗和物耗,降低了成本,合成氨联醇技术已被广泛采用。
合成氨联醇生产中排放大量含有氨离子的废水,其中的COD含量较高,如果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对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的废水处理的常规方法是生化法脱氮法,包括硝化和反硝化两个过程,硝化是在好氧的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作用下,将氨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反硝化是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脱氮菌的作用,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
在反硝化过程中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异养菌,需要吸收外界的有机碳源,并通过氧化这些有机碳来获取能量,获取的部分能量用于反硝化,将硝酸和亚硝酸在厌氧条件下转化为氮气或者不溶于水的氮氧化物,在反硝化过程中需要补充碳源来提供反硝化所需的能量。在硝化过程中硝化细菌适合在PH值为8.5左右的环境下生存,由于硝化反应本身就是一个产酸的反应,为了使硝化细菌处于适宜的弱碱性环境下,需要在硝化过程中加入碱,以保持其酸碱度。废水在经过反硝化和硝化过程后,其中的氨含量大大减少,COD浓度也降低,符合环保要求后进行排放。但是反硝化过程加入的有机物质和硝化过程加入的碱性物质都需要购买,导致废水处理的成本较高。
在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生产甲醇时的甲醇精馏工段产生甲醇残液,一般将甲醇残液出售或者处理后直接排放,但售价极低每吨不足200元,而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污染,不符合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在多数化工生产中需要使用软水,在合成氨联醇生产中同样需要使用大量的软水,所使用的软水大都是经过离子交换法制备,当离子交换树脂失去活性后需要进行再生,在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含碱废水,目前对含碱废水的处理是中和后直接排放,不仅没有被重新利用,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废为宝、成本低且处理效果好的利用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的废液联合处理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利用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的废液联合处理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合成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滤、沉淀和混凝后送入一级反硝化池,并向一级反硝化池中加入甲醇残液和磷盐进行反硝化,然后送入硝化池,并向硝化池中加入含碱废水调节PH值为8~9进行硝化,再送入二级反硝化池,然后经膜分离过滤后进行回收利用或直接排放,所述甲醇残液来自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的甲醇精馏工段,所述含碱废水来自软水生产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阶段。
所述一级反硝化池中加入甲醇残液调节碳氮比为1∶1。
本发明利用合成氨联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来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合成氨联醇生产中的甲醇精馏工段产生甲醇残液,甲醇残液中主要含有甲醇、乙醇等有机混合物,将甲醇残液作为碳源补充到反硝化池中,在反硝化处理时替代甲醇,使处理的成本大为降低;将软水生产中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阶段产生的含碱废水用于硝化阶段,保证硝化细菌处于适宜的弱碱性环境下,取代了现有需要购买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同样使处理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本发明增加了二级反硝化池,不仅保证了废水在反硝化池和硝化池中的停留时间,也促进硝化过程中产生的NO3-和NO2-进一步转化为N2,从而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总含氮量,使废水总含氮量降低到中水回用水质要求,处理后的废水可补充到合成氨循环水中使用,降低循环水的成本,节约资源。本发明将合成氨联醇中甲醇精馏工段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再生阶段产生的甲醇残液和含碱废水重新利用,用于对高氨氮废水和COD废水的处理,大大降低了对废水的处理成本,同时也减小了工业废液对环境的危害,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重新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骏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链路无线移动工业管控一体化数据传输系统
- 下一篇:网络冗余系统及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