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中浆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41280.2 申请日: 2008-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1357177A 公开(公告)日: 2009-02-04
发明(设计)人: 李钦;张昀;张保国;许启太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04 分类号: A61K36/804;A61P9/10;A61P27/02;A61K35/56;A61K35/64
代理公司: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建芳
地址: 475001***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中浆病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中浆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病,是视网膜黄斑区的局限性炎症,有反复发作的倾向。黄斑区是中心视力的据点,一旦发病,则视物泛暗,视力下降,或有视物变形,视大为小,视物歪斜,对物体的色觉也产生异常。

中浆病病因尚不明确,最新的观点认为其初发病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屏障的破坏,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的液体由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积聚到黄斑区,使神经感觉层脱离,视功能产生障碍,该病程可长达数月到数年,由于该病确切的发病原因不明,至今仍然缺乏有效药物防治。

中浆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多见于25-45岁的男性青壮年,发病高峰在40岁前后,男女发病的比率大约为7:1。90%以上为单眼发病,左右眼无差异。部分患者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愈后良好;但约有半数以上病人在初次发病的1年内将会复发。对部分易复发者,往往病程迁延,多次反复后可在后极部形成广泛的色素上皮继发性改变,可导致永久性视力减退。

目前,西医临床防治中浆病,尚无特效药物,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光凝封闭渗漏的毛细血管有助于渗漏液体的快速吸收,减少视功能的损害。但是激光防治多用于渗漏点在中心凹200μm直径以外者,对于中心凹200μm直径以内者危险性大。光凝防治虽然被认为是对本病有效的方法,但氩激光防治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及副作用,使用不当易造成视网膜损伤及其他合并症,也不能阻止复发。

中医防治中浆病有一定的优势。中浆病属中医“视瞻昏渺”的范畴,表现为“视直为曲”、“视瞻有色”、“肝风目暗”、“视大为小”、“视正反斜”等,其发病机理与脏腑失调有关。常因劳瞻竭视、熬夜、劳倦等而致肝肾亏损,精血不能上荣于目;脾失健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湿上泛,积滞目窍而发病,多属虚中夹实之症。中医学认为,视物辨色之功能与肝气密切相关,“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灵枢·脉度》)。若肝失其条达之性,郁则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导致血瘀湿滞,这是本病发作的主要原因。根据内眼与五脏分属的论点,眼底黄斑部属脾,视网膜属肝,所以“中浆”多从脾肝肾论治,治当遵循“木郁达之”之则。血瘀湿滞,脾失健运,精微物质不能升运于目;脾不健运,水谷不化,而致痰湿积聚,痰浊上犯清窍所致,即所谓“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结果分析表明,伴有脾气虚的中浆患者防治后的复发率明显增高,且脾气虚临床表现越明显,中浆病的复发率越高。因此,预防中浆病复发应重视健脾胃。目前尚无防治中浆病的中成药上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中浆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对中浆病进行确切有效的防治。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中浆病的中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或以下列原料药的水和/或醇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原料药重量份组成如下:

苍术53-158 丹参158-264 赤芍106-211 柴胡53-158 木贼53-158 羌活53-158 防风80-158 化橘红53-106 生地158-264 蝉蜕53-158 白术110-211 牛膝80-158 菟丝子106-211 珍珠母176-528 甘草26-106。

进一步,各原料药重量份组成如下:

苍术69-120 丹参181-224 赤芍126-170 柴胡69-120 木贼69-120 羌活69-120 防风94-120 化橘红69-89 生地181-224 蝉蜕69-120 白术128-170 牛膝94-120 菟丝子126-170 珍珠母248-416 甘草34-83。

具体的,各原料药重量份组成如下:

苍术96 丹参205 赤芍145 柴胡96 木贼96 羌活96 防风106 化橘红83 生地205 蝉蜕96 白术145 牛膝106 菟丝子145 珍珠母320 甘草58。

所述中药可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中药制剂的制备可以参照常规中药制剂的方法进行,但是为了提高药效,方便给药,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大学,未经河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