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1473.8 | 申请日: | 200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仵树仁;李霄锋;张献军;郝天才;丁全;田丰收;朱瑞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财鑫实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G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 磊 |
地址: | 47715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无机 肥料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复合肥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肥料是必不可少的农用物资,现在已有的肥料分为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即为矿物质或无机化学反应加工而成的肥料,有机肥料即天然腐植物质、人畜禽粪便、工业生产或人们生活中的废弃物加工而成的肥料,无机肥料、有机肥料的生产技术已很成熟。
在我国,多年来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不足,各类养分比例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化肥的长期使用或施用不当可能造成的问题有:耕地质量下降,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环境污染。美国等西方国家生物肥料已接近肥料总用量的50%。我国有机肥生产呈连年上升趋势,市场前景广阔,成为新一轮的新兴产业。国务院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十大对策中明确提出要推广″生态农业″。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生产无污染″绿色食品″,农业生产中的施肥技术必须进行改革,即合理施用化肥,走有机无机配合施用的发展之路,而有机肥料更应大力提倡和发展。
目前,我国有机肥料生产原料主要包括禽粪便、污泥、秸秆、草炭、骨粉、饼粕等几十种。这些原料纤维素含量高、自身粘性差、含水分大,造成造粒困难,颗粒圆整度差。由于产品水分含量大造成储存时间短,生产的肥料要在很短时间内施用,否则会板结;颗粒圆整度差,从外观上不被用户接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肥料的生产和销售;产能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球率高、外观圆整、含水分低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a、将有机原料发酵处理成生态有机肥,与无机原料一起加入破碎机;
b、有机-无机原料经破碎后进入转鼓造粒机中,通过补入水、蒸汽、尿液辅助造粒;
c、转鼓造粒机出来的物料再进入圆盘造粒机,继续造粒;
d、然后对造粒后的物料进行二段干燥,造粒后的物料进入到1#干燥机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物料送入粗筛筛去细粉,其它物料进入2#干燥机继续干燥,经二段干燥后的物料送入冷却机冷却;
e、冷却后的物料进入大粒筛,将大颗粒筛除;
f、成品与部分细粉进入成品筛继续筛分,筛出的成品经防结块处理后即可包装出厂。
步骤a中所述无机原料为磷铵、普钙、尿素、氯化钾;
步骤d中两段干燥工艺,烘干温度控制在60~80℃。
步骤e中大颗粒经破碎后进入造粒机。
步骤f中细料返回造粒机。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充分发挥两种造粒方法的优点,解决产品外观质量差、造粒含水分高的问题。由于转鼓造粒机是长长的筒体,加入的蒸汽、尿液有充足的喷洒空间,粉粒状的基础肥料借助于水、蒸汽、肥料溶粘聚成粒,随造粒机的转动,物料在向出料端流动的过程中逐步团聚成粒,造粒加水量少。圆盘造粒使颗粒一次性成球率高,返料倍数小,操作直观,由于其转速相对较高,对不圆整颗粒具有抛光、磨圆的作用,解决有机-无机复合肥产品外观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生产工艺产能明显增加,采取转鼓造粒和圆盘造粒相串联的生产工艺,利用在转鼓造粒机中补充造粒所需的水分和热量,在转鼓造粒机中实现50%以上的成球率,由于实现了热量造粒,造粒物料含水分明显降低;在圆盘造粒机中不需加水,使圆盘造粒机承担造粒的负担大大降低,圆盘造粒机主要负责抛光、圆整的作用。由于此串联工艺解决了圆盘造粒的两大缺陷,烘干负荷较低,所以此工艺的产能较高。
本发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工艺,造粒工序采用转鼓造粒加圆盘造粒,在转鼓造粒机中补入造粒所需的水分和热量,在圆盘造粒机中提高成球率、改善颗粒圆整度,采取两级造粒串联工艺使造粒成球率提高20%,又充分发挥两种造粒方法的优点,产品含水量低,解决有机-无机肥料产品外观质量较差的问题,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财鑫实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财鑫实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