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HTTP代理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1747.3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0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军华;张岩强;刘明;童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http 代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HTTP代理和系统。
背景技术
网页浏览是现今因特网所使用的主要服务,对于网页浏览来说,其应用层是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提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处理服务。随着因特网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网页浏览的性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如何优化网页浏览的性能,以获得最佳的用户感受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HTTP是一种交互机制协议,而网页文件一般包含主框架和内嵌对象,主框架和内嵌对象都需要UE主动发GET请求给WEB服务器后,WEB服务器才会下发相应的数据。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网页浏览访问时间性能是评价无线系统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但由于HTTP是一种交互机制协议,每个内嵌对象都需要UE主动发GET请求后WEB服务器才会下发数据,如果WEB服务器收到的UE发送的GET请求时间过长,例如空口环境质量较差或者外网时延大,就会造成较大的传输时间延迟,数据传输的性能就比较差,影响网页浏览性能,降低用户感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HTTP代理和系统。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
接收WEB服务器发送的主框架数据包;
解析所述主框架数据包,获取内嵌对象信息;
根据所述内嵌对象信息,构造内嵌对象GET请求,并将所述GET请求发送给所述WEB服务器;
接收所述WEB服务器发送的内嵌对象数据包;
向UE发送所述接收到的内嵌对象数据包。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HTTP代理,
所述HTTP代理包含解析单元、请求构造单元、内嵌对象获取单元和数据转发单元,其中,
所述解析单元,用于接收并解析WEB服务器发送的主框架数据包,获得内嵌对象信息;
所述请求构造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解析单元获得的内嵌对象信息,为每一个内嵌对象构造GET请求并发送给WEB服务器;
所述内嵌对象获取单元,用于接收WEB服务器发送的内嵌对象数据包;
所述数据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内嵌对象获取单元接收的内嵌对象数据包转发给用户设备UE。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包含上述的HTTP代理。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WEB服务器,用户设备UE,并且该系统还包含上述的HTTP代理。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HTTP代理,接收WEB服务器发送的主框架数据包,获取内嵌对象信息;根据获取的内嵌对象信息,构造GET请求并发送给WEB服务器,接收WEB服务器发送的内嵌对象的数据包;向UE发送从WEB服务器接收到的内嵌对象数据包。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HTTP代理和系统,增强了网页数据传输性能,提升了用户网页浏览的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HTTP代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数据传输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HTTP代理和系统,通过设置HTTP代理,接收WEB服务器发送的主框架数据包,获取内嵌对象信息;根据获取的内嵌对象信息,构造GET请求并发送给WEB服务器,接收并缓存WEB服务器发送的内嵌对象的数据包;向UE发送从WEB服务器接收到的内嵌对象数据包。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HTTP代理和系统,增强了网页数据传输性能,提升了用户浏览网页的感受。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WEB服务器发送的主框架数据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扩散板
- 下一篇:视频中的对象密度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