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待办事项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1962.3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5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7/32 | 分类号: | H04Q7/3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806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待办 事项 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中的待办事项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手机的功能已经远远不再局限在简单的即 时通讯范围内,例如,现今大部分的手机都具备了待办事项提醒功能,即根据 用户事先设置的事件和时间进行适时提醒。现有手机的待办事项提醒方法大多 是仿照日历形式,将事件与具体时间简单联系在一起,即到了某个特定时间, 以闹铃等方式通知用户有事件发生。这种日历形式比较适合对约会等一次性事 项进行提醒,但是对更多的场合并不适用,例如一些需要长时间处理的待办事 项,这些待办事项可以现在做,也可以稍后再做,那么如何确定最佳提醒时机 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且一旦提醒过后,整个事件就消失了,但此时待办事项 可能尚未完成。
因此,日历式日程安排并不能帮助用户方便的安排和管理所有待办事项, 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手机待办事项管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待办事项的管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 中存在的对待办事项管理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机待办事项的管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待办事项启动时间建立多个不同重要程度的待办事项列表, 其中,建立的待办事项列表包括重要待办事项执行列表、重要待办事项等待列 表和非重要待办事项列表,其中待办事项执行列表记录已过待办事项启动时间 且未过待办事项结束时间的重要待办事项,重要待办事项等待列表记录未到待 办事项启动时间的重要待办事项,非重要待办事项列表记录未到待办事项启动 时间且非重要的待办事项;
步骤b,对每个执行列表中的待办事项按照微事项优先法进行排序。
所述步骤b中的微事项优先法是把所需资源最少的微事项作为优先完成的 任务放在待办事项列表的前列。
所述待办事项启动时间为待办事项结束时间和待办事项持续时间的差值。
如果所述重要待办事项等待列表中的某待办事项已过启动时间,则将该事 项从重要待办事项等待列表中移除,并根据微事项优先法添加到重要待办事项 执行列表中。
如果所述非重要待办事项列表中的某非重要事项已过启动时间,则按照微 事项优先法对整个非重要待办事项列表重新排序。
当到达待办事项结束时间,则将该事项从所属待办事项列表中移除。
本发明提供的手机待办事项的管理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待办事项的持续时 间、所需耗费的资源以及重要程度这三方面的因素,建立多个不同重要程度的 待办事项执行列表,对待办事项进行排序和整理,并做出适宜的提醒,非常方 便用户对待办事项的监控和管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 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手机待办事项的管理方法主要是综合考虑待办事 项的持续时间、所需耗费的资源以及重要程度这三方面的因素,建立三个待办 事项的执行列表,对待办事项进行排序和整理。首先详细介绍上述三个因素的 含义如下。
对待办事项持续时间的考虑:
现有的日历式管理的缺陷在于其将所有事件均看作一个结果,而实际上事 件的发生和完成需要一个过程,本发明将待办事项作为一个过程进行考虑,例 如,一个待办事项需要在3天内解决,那么用户会估计此事项大概需要用多少 时间完成,例如2天,用户则需要在最晚于第2天就要开始处理待办事项,而 不是等到第3天才开始处理,因此提醒的时机取决于以下两个概念:
待办事项结束时间Te:即完成事件的截止时间,由用户指定。
待办事项持续时间Tp:解决事情可能要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也可 能几小时内就能解决,对此用户需要对此给出一个估计,即持续时间。
根据待办事项结束时间Te和待办事项持续时间Tp可以计算出待办事项启 动时间Ts=Te-Tp,到了启动时间,就提醒用户应开始解决这个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TCL天一移动通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1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