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2031.5 | 申请日: | 2008-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钦亮;吴黄伟;方平;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12;H04L12/24;H04L12/6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放 终端 业务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网络宽带业务的迅速发展,在满足普通家庭用户基本接入功能 需求的基础上,不但家庭网关的业务种类不断扩展,而且家庭网关内部的应 用终端的业务功能也不断增强。在使用前,用户必须完成对家庭网关内部终 端大量的业务数据配置工作,以保证终端能正确稳定地提供网络业务。这对 终端用户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降低网络业务的使用门槛,简化用户初始 配置过程,需要对终端进行自动业务发放。
在自动业务发放方案中,识别用户的合法性是完成业务自动发放的关 键。但现有的业务发放方案中,只能将业务数据和家庭网关进行绑定,无法 针对家庭网关下挂的应用终端进行用户的合法性的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对家庭网 关下挂的应用终端的合法性进行识别,从而防止用户预订的业务被发放给其 他家庭的家庭网关下的应用终端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放终端业务的系统。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包括:
向自动配置服务器ACS发送包括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网关标识信息的 注册请求;
接收所述ACS发送的与应用终端对应的配置;
其中,所述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所述网关标识信息由所述ACS发送至 用户数据库DB,由所述DB根据所述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所述网关标识信 息,以及网关的物理线路信息,确定与所述应用终端对应的用户业务数据后 向所述ACS发送,由所述ACS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生成所述配置后向所 述应用终端发送。
一种发放终端业务的系统,包括应用终端、自动配置服务器ACS和用 户数据库DB,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用终端,用于向所述ACS发送包括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网关标 识信息的注册请求;并接收所述ACS发送的与应用终端对应的配置;
其中,所述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所述网关标识信息由所述ACS发送至 所述DB,由所述DB根据所述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所述网关标识信息,以 及网关的物理线路信息,确定与所述应用终端对应的用户业务数据后向所述 ACS发送,由所述ACS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生成所述配置后向所述应用 终端发送。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和系 统,通过在注册请求中携带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网关标识信息,使得DB能 够通过上述信息以及网关的物理线路信息,实现应用终端与物理线路绑定, 保障对网关下挂的对应应用终端的业务安全发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实施例的组网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系统实施例的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物理线路端口地址信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包括:
向ACS(自动配置服务器,Auto-configuration Server)发送包括应用终 端标识信息和网关标识信息的注册请求;
接收所述ACS发送的与应用终端对应的配置;
其中,所述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所述网关标识信息由所述ACS发送至 用户数据库DB,由所述DB根据所述应用终端标识信息和所述网关标识信 息,以及网关的物理线路信息,确定与所述应用终端对应的用户业务数据后 向所述ACS发送,由所述ACS根据所述用户业务数据生成所述配置后向所 述应用终端发送。
采用上述发放终端业务的方法,通过在注册请求中携带应用终端标识信 息和网关标识信息,使得DB能够通过上述信息以及网关的物理线路信息, 保障对网关下挂的对应应用终端的业务安全发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2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