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码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及装置、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2574.7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杨健;范姝男;董挺;陈国乔;张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编码 方法 解码 装置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尤其涉及二维码技术。
背景技术
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用条码在有限的几何空间内表示更多的信 息,从而满足千变万化的信息的需要。二维条码正是为了解决一维条码无法解 决的问题而诞生的,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 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 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 “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 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 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 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 形旋转变化等特点。二维条码/二维码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 息,因此能在很小的面积内表达大量的信息。因为它具有高密度、大容量等特 点,所以可以用它表示数据文件(包括汉字文件)、图片等。二维条码是各种证件 及卡片等大容量、高可靠信息存储、携带并自动识读的最理想的方法。
在目前几十种二维要码中,常用的码制有:PDF417二维条码,Datamatrix 二维条码,Maxicode二维条码,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 除了这些常见的二维条码之外,还有Vericode条码、CP条码、Codablock F条码、 田字码、U1tracode条码,Aztec条码。
手机扫描二维码技术简单的说是通过手机拍照功能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快速 获取到二维条码中存储的信息,进行上网、发送短信、拨号、资料交换、自动 文字输入等,手机二维码目前已经被各大手机厂商使用开发。
手机二维码是二维码的一种,手机二维码不但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 图书、包装以及个人名片上,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 下面的号码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功能,并随时随地下载图文、了解企业产品 信息等。
现有技术中的二维码容量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二维码生成方法及装置,延展二维 码所能够支持的上层应用范围,突破二维码容量的瓶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二唯码生成方法,包括:
获得上层应用数据;
对所述上层应用数据进行二维码编码,生成的二维码包括:拼接符区域和信 息数据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二维码解码方法,包括:
获得二维码,所述二维码包括拼接符区域和信息数据区域;
解出上层应用数据,提供给二维码上层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编码装置,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上层应用数据;
二维码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上层应用数据进行二维码编码,生成二维码, 该二维码包括:拼接符区域和信息数据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解码装置,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二维码;
二维码解码单元,用于将二维码解码为上层应用数据,提供给二维码上层应 用,该二维码包括:拼接符区域和信息数据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一编码装置,所述编码装置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上层应用数据;
二维码编码单元,用于对所述上层应用数据进行二维码编码,生成二维码, 该二维码包括:拼接符区域和信息数据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一解码装置,所述解码装置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获得二维码;
二维码解码单元,用于将二维码解码为上层应用数据,提供给二维码上层应 用,该二维码包括:拼接符区域和信息数据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二维码中的拼接符区域,扩展了二维码所能够支持的上层 应用数据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编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二维码解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二维码编码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二维码解码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25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和定位网络故障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