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酸亚铁溶液中深度净化除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3108.0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锋;方正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锋 |
主分类号: | C01G49/14 | 分类号: | C01G4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硫酸亚铁 溶液 深度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中湿法冶金过程,特别是有效地从硫酸亚铁溶液中深度净化除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白粉的硫酸法制备工艺是用硫酸浸出钛铁矿,使钛和铁都进入溶液,经沉降去除杂质、冷冻分离出副产物硫酸亚铁后,加入晶种使硫酸氧钛水解为偏钛酸,经过水洗后在800~1000℃煅烧、粉碎后得到钛白粉。该工艺过程产生的副产物硫酸亚铁(FeSO4·7H2O)经典成分为(%):FeSO485.0、TiO20.8,已经开发出多种用途:可以制备工业级硫酸亚铁、有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氧化铁黄或氧化铁红、草酸亚铁和磷酸铁锂前驱体等产品;该副产物如果直接用来生产高品质铁的化合物,其中钛的含量较高,影响产品质量,故需要深度净化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钛。
传统的净化溶液中钛的方法是将该副产物硫酸亚铁溶解后,直接用氨水或者稀碱溶液中和硫酸亚铁溶液中的残酸,调节溶液的pH>1.5,在温度低于60℃的条件下,生成粗颗粒的偏钛酸H2TiO3,过滤后得到除去钛的硫酸亚铁溶液,如中国专利CN100357361C介绍的方法,但此类方法中和后溶液中的钛含量仍然在200~400mg·L-1之间,不能满足高质量产品的要求,而且该处理过程难以有效控制,溶液中残留的钛含量变化很大。
上述硫酸亚铁溶液中除钛的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1)四价的钛水解程度不完全,沉淀结束后溶液中钛含量在200~400mg·L-1之间;
(2)由于三价铁的存在,直接中和沉淀后的溶液难以过滤;
(3)反应终点难以准确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硫酸亚铁溶液净化除钛方法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深度净化硫酸亚铁溶液中钛,且过程高效的湿法冶金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利用低价态在溶液中水解沉淀更完全的原理,将生产钛白粉过程中的副产物硫酸亚铁,用水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将溶液中的钛还原为低价态,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氧化亚铁粉调节溶液的pH使低价态的钛水解沉淀,反应完毕后过滤,产出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
具体的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如下:
1溶解
将生产钛白粉的副产物硫酸亚铁按照液固比L/Kg为1.5~3∶1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静置后抽出上清液待用,溶解渣压滤后废弃;
2还原
在25~35℃时向上清液中加入副产物硫酸亚铁重量的1~2%的还原铁粉,在搅拌速度150~300r·min-1下反应30~120min,溶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还原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Fe+2Fe3+=3Fe2+ (1)
Fe+2TiO2++4H++H2O=Fe2++2Ti(H2O)33+ (2)
3中和
向还原后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亚铁粉末调节溶液的pH=1~5,搅拌30~90min后溶液变为亮绿色即为终点,过滤得到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和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2Ti(H2O)33++3FeO=2Ti(OH)3↓+3Fe2++3H2O (3)
所述的铁粉和氧化亚铁粉均为工业级试剂
本发明适用于深度净化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钛杂质,其中钛的含量范围为:0.006~20g·L-1;也适合于处理其他硫酸盐溶液中钛的净化。
本发明与传统的硫酸亚铁溶液净化除钛工艺流程比较,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不仅钛的脱除率高,而且铁的损失小,工艺过程稳定;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钛离子时不引入其它金属杂质,得到纯净的硫酸亚铁溶液;该工艺过程可以通过溶液还原前后的颜色判断反应终点,过程控制简单;操作温度低、处理时间短、综合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锋,未经刘伟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