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减振支撑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3225.7 | 申请日: | 200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辉;张亚新;唐先贺;林胜;周宏慧;秦中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F03D11/04;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7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齿轮箱 支撑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发电机的部件的安装方法及装置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风力发电组齿轮箱减振支撑方法及装置结构。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的减振支撑,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机车车辆、船舶、工程机械等设备的隔振系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系统主要为3点式支撑方式,由于叶片的转动和摆动,轮毂会给风电机组的各传动部件传递很大的作用力,从而必将引起各零部件的振动并产生噪音,因此各部件阻尼减振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风力发电机组传动系统中各零部件的平稳运行,并尽可能减少系统运行所产生的振动与噪声,需采用相应的减振抗噪措施。其中齿轮箱的减振尤为重要,必须为其设计合适的减振支撑。为了缓冲主轴传递给齿轮箱的扭力矩,该减振支撑在载荷较大的方向应尽可能提供较大的承载能力。
目前齿轮箱减振支撑主要有支座式和轴瓦式,支座式支撑安装于齿轮箱底部,与主机架联接在一起,其安装的数量较多,且安装时难于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也无法实现预压缩安装,减振效果不佳。轴瓦式支撑安装于齿轮箱两侧伸出臂的安装孔内,安装过程需要大容量的油缸和高强度的拉杆等组合使用才能完成,安装和拆卸过程困难,不便于维护和更换。因此很有必要对此加以进一步的改进。
经国内专利文献检索,尚未发现有与此内容有关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齿轮箱弹性支撑减振效果不佳或安装困难,不便于维护和更换的不足;提出一种减振效果更好,且安装和拆卸方便的齿轮箱弹性支撑方法及装置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用减振支撑方法,采用一种浮动支撑方式,将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伸出臂置于“回”字形框架式减振支撑座内,并固定于“回”字形框架式减振支撑座内的上下两个弹性体之间,使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伸出臂上下处于两弹性体之间的浮动弹性支撑状态。
根据本发明方法所提出的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减振支撑装置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减振支撑装置,包括减振支撑座和减振弹性体,且减振弹性体安装在减振支撑座内,其特点是:所述的减振支撑座为框架式结构,由一个U型框和一个横梁形成一个“回”字形框架,在“回”字形框架内上下分别设有上减振弹性体和下减振弹性体,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伸出臂安装于上减振弹性体和下减振弹性体之间,形成一种弹性浮动支撑。减振支撑座通过紧固件固定于主机架上,安装时使上减振弹性体和下减振弹性体产生一定的预压缩量,且预压缩量可通过调整装置来调节,使齿轮箱正常工作时在预压缩范围内振动。
本发明通过组合形成的框架式结构把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支撑在一浮动的减振支撑装置上,所述的减振支撑不仅拆卸方便,还可实现产品的预压缩安装,并且还有性能调节装置,承载大;具有出色的阻尼及减振性能,可大大减少系统中振动与噪声的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振支撑的安装示意图。
图2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振支撑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振支撑实例结构侧向示意图。
图4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减振支撑的安装流程图。
图中:1、减振支撑,2、齿轮箱,3、主机架,4、塔筒,3、主机架,5、垫板,6、减振支撑座,7、横梁,8、连接紧固件,9、减振弹性体,10、顶块,11、调整装置,12、调节螺杆机构,13、垫片,14、双头螺杆,15、螺母,16、固定螺钉,17、垫片,18、连接螺钉,19、密封圈,20、弹性层;21、隔板;22、底板;23、型面;24、U型框。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的公开了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保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
由图1可见,本发明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用减振支撑,采用一种浮动支撑方式,将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伸出臂置于“回”字形框架式减振支撑座内,并固定于“回”字形框架式减振支撑座内的上下两个弹性体之间,使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伸出臂上下处于上减振弹性体和下减振弹性体之间的浮动弹性支撑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丁基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主锥弹性导向压装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