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驱动轴的微型步进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3307.1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彭希南;金鹏伟;卢文波;荀庆来;卢力;卢芳云;程卫权;谢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希南 |
主分类号: | H02K37/24 | 分类号: | H02K37/24;H02P8/22;G04C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3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微型 步进 电机 | ||
1.一种双驱动轴的微型步进电机,包括外壳上盖(1)、外壳下盖(2)、内转动轴(3)、内轴方向控制引脚(4)、内轴转角控制引脚(5)、内轴地VSS(6)、内轴电源VDD(7)、内轴永磁转子(8)、内轴永磁转子的转轴(9)、内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10)与连为一体的内轴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11)、内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的转轴(12)、内轴I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13)、内轴两相线圈及支架(14)、内轴两相线圈输出引脚(15)、内轴定子铁心体(16)、外转动轴(17)、外轴方向控制引脚(18)、外轴转角控制引脚(19)、外轴地VSS(20)、外轴电源VDD(21)、外轴永磁转子(22)、外轴永磁转子的转轴(23)、外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24)与连为一体的外轴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25)、外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的转轴(26)、外轴I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27)、外轴两相线圈及支架(28)、外轴两相线圈输出脚(29)、外轴定子铁心体(30),电机驱动电路PCB板(31)、电机驱动芯片IC(32),其中内轴永磁转子(8)与外轴永磁转子(22)分别是由一个9齿的塑料齿轮为本体的外壳,内嵌一个环型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内转动轴(3)和外转动轴(17),外转动轴(17)套于内转动轴(3)上,内转动轴(3)与外转动轴(17)共轴心,内置电机驱动芯片IC(32),具有两套两级不同传动减速比的齿轮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轴的微型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驱动电路PCB板(31)上焊接有可同时驱动两路指针微步转动的16脚SOIC贴片封装的电机驱动芯片IC(32),电机驱动芯片IC(32)的一路输出引脚(OUTA1,OUTA2,OUTA3,OUTA4)直接与内轴两相线圈输出引脚(15)相连,另一路输出引脚(OUTB1,OUTB2,OUTB3,OUTB4)与外轴两相线圈输出脚(29)相连,双驱动轴的转动方向控制FA与FB、转角控制引脚CWA与CWB,电源VDD、地引脚VSS直接引申至电机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轴的微型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驱动芯片IC(32)为一个在固有步距角的基础上提供6倍细分驱动信号的驱动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轴的微型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驱动内转动轴(3)与外转动轴(17)的减速齿轮系均包含转子,I级传动齿轮组,II级传动齿轮组三部分,内转动轴(3)与外转动轴(17)采用减速比不同的两级减速齿轮系驱动,内轴减速齿轮系减速比为60∶1,外轴减速齿轮系减速比为8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轴微型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内轴齿轮系由内轴永磁转子(8)、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10)与连为一体的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11)、I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13)组成,内轴永磁转子(8)为9个齿、与包含54齿内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10)啮合,内轴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11)为8个齿,与包含80齿的内轴I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13)啮合,内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10)与内轴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11)由于连为一体,从而形成内轴的I级传动与II级传动之间的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轴微型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外轴齿轮系由外轴永磁转子(22)、外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24)与连为一体的外轴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25)、外轴I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27)组成,外轴永磁转子(22)为9个齿、与包含54齿的外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24)啮合,外轴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25)为6个齿,与包含80齿的外轴I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27)啮合,外轴I级传动齿轮组从动轮(24)与外轴II级传动齿轮组主动轮(25)由于连为一体,形成外轴的I级传动与II级传动之间的联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轴微型步进电机,其特征在于内转动轴(3)具有的固有步距角(360°÷9)/60=(2/3)°,外转动轴(17)具有的固有步距角(360°÷9)/8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希南,未经彭希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3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