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卡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3633.2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坚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检测 黄曲霉 毒素 b1 曲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器具,特别是一种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卡及其检测样品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的寄生和真菌毒素的产生,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产品、粮食、饲料品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真菌毒素中尤以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是由生长在食物及饲料中的黄曲霉菌、曲霉菌等代谢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真菌毒素。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多见,毒性最强。许多国家在玉米、花生及花生油、花生饼、花生酱、棉籽饼、山核桃、无花果、榛子、可可豆、杏仁、奶粉、牛奶、水牛奶、酸奶、奶酪、大米等都曾查出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已被证明对动物的肝脏组织和器官具有很大的危害,急性中毒表现为发热、呕吐、食欲不振、黄疸,严重者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肝大、脾大,常发生突然死亡。黄曲霉毒素对许多动物有强烈的致癌性,以肝癌为主。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我国各种主要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含量如下:玉米、花生、花生油、坚果和干果(核桃、杏仁)、玉米及花生仁制品不得超过20ppb。大米、其它食用油(香油、菜子油、大豆油、葵花油、胡麻油、茶油、麻油、米糠油、棉籽油)不得超过10ppb。其它粮食(麦类、面粉、薯干)、发酵食品(酱油、食用醋、豆豉、腐乳制品)不得超过5ppb。
赭曲霉毒素A是温暖地区最重要的仓贮毒素。主要污染谷物、豆类、麦类及玉米。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A)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很强的肾脏毒性,并有致畸性和致癌性,人体摄入后主要导致肾脏病变,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往往造成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1991),每公斤谷物及其产品中的一般最高限量是5微克。有些国家(包括丹麦和瑞典)也把这作为法定的最高限量。
目前,现有技术对于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主要依赖色谱和质谱技术,以及酶免疫检测试剂盒,也有单独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卡,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同时检测这两种物质的检测器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器具,克服现有技术只能逐一单独检查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卡及其检测样品的处理方法。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检测卡,它是在长条扁平薄壳状的检测卡外壳内设置测试条,检测卡外壳表面有检测窗孔和加样孔,其特征在于测试条是由支承背板上粘贴四种元件组成:支承背板中部粘贴硝酸纤维素膜,支承背板一端部上粘贴吸水膜,另一端部上粘贴样品垫,吸水膜内端与样品垫内端各自分别与硝酸纤维素膜一端搭接,在样品垫与硝酸纤维素膜的搭接部,两者之间夹置粘贴一段胶体金膜,胶体金膜是含抗黄曲霉毒素B1和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胶体金标记物的玻璃纤维膜,硝酸纤维素膜上横向有三条间隔开的显示印迹带,一条是含黄曲霉毒素B1蛋白质偶联物的检测带,另一条是含赭曲霉毒素A蛋白质偶联物的检测带,第三条是质孔带,含抗兔抗体或抗鼠抗体;测试条置入检测卡外壳内,样品垫正对加样孔,硝酸纤维素膜正对检测窗孔。
采用上述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检测卡,检测样品可以是大米、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粮食作物和加工的食品、食用油、以及发酵食品、婴儿代乳食品、饲料原料、配合饲料、中药原料和中成药等样品。
样品的处理方法是:取1克粉碎的固态样品或液态样品,加入含有3毫升样品抽提液的试管中,震荡混合反应10分钟。静置5分钟后,轻轻吸取上清液350ul,加入样品稀释液,混合后用于测定。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同时检测出大米、玉米、小麦、大豆、花生等粮食作物和加工的食品、食用油、以及发酵食品、婴儿代乳食品、饲料原料、配合饲料、中药原料和中成药等样品中含有的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且节省检测费用,使用方便,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检测卡外壳及测试条在外壳内的安置图。
图2是黄曲霉毒素B1和赭曲霉毒素A检测卡的测试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测试条的硝酸纤维素膜上显示印迹带示意图。
本发明结合具体实施例参见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坚,未经周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6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