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被动靶向夜用和日用皮肤美白功效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3640.2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鹏;朱晓亮;董萍;丁宇;丁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萍;丁克祥 |
主分类号: | A61K8/85 | 分类号: | A61K8/85;A61K8/60;A61K8/49;A61K8/46;A61K8/06;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彭乃恩 |
地址: | 11601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被动 靶向 日用 皮肤 功效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美容保健产品和化妆品制剂技术,特别指一种可成功应用于人体医学美容中的皮肤美白和皮肤色素沉着抑制及淡化或减轻皮肤色斑等方面的被动靶向夜用和日用皮肤美白功效纳米乳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关于皮肤美白功效成分的背景技术:按不同作用原理,可将目前皮肤美白剂分为: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黑素细胞毒性剂、影响黑素代谢剂(黑素运输阻断剂)、遮光剂(防晒剂)、还原剂、化学剥脱剂、内皮素拮抗剂等。其中,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剂主要有:含汞化合物(如氯化亚汞、氯化氨基汞等)、对苯二酚(氢醌)、熊果苷(对苯二酚葡萄糖苷)、曲酸(曲菌酶)、壬二酸(杜鹃花酸)等。黑素细胞毒性剂主要有:四异棕榈酸酯、油溶性甘草提取物、氢醌等。影响黑素代谢剂(黑素运输阻断剂):如维生素A酸、亚油酸等。遮光剂(防晒剂)主要有起屏蔽紫外线作用的有无机防晒剂和有机防晒剂两种。无机防晒剂都是不透光物质,可将紫外线及可见光反射或散射出去,主要有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等,并经过表面处理降低光催化活性,并能与油脂基质类混合。有机防晒剂通常为透光物质,可选择性吸收有害紫外线并将光能转变为分子内能,主要有对氨基苯甲酸酯类(PABA)、邻氨基苯甲酸酯类、水杨酸酯类、二苯甲酮类、二苯甲酰甲烷类、对甲氧基肉桂酸酯类、苯并咪唑类、苄基樟脑类等。黑素还原剂主要有VC、VE及其衍生物等。化学剥脱剂主要有果酸(也称为α羟酸)、三氯醋酸、石炭酸、油酸或亚油酸等。内皮素拮抗剂主要是植物中抽提物(甘草黄酮等),具有拮抗内皮素的致黑素作用。天然植物美白成分主要是含有黄酮类、多酚类天然物质。其它新型美白成分包括烟酰胺、N-乙酰葡萄糖胺、丝素蛋白、胎盘提取物等。其它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包括2,5-羟基苯甲酸(GA)的烷基酯、捕获黑色素单体的复合物、活化蛋白酶受体2(PAR-2)抑制剂、不饱和脂肪酸等。
(二)皮肤增白或美白的透皮吸收技术现状:有利于促皮肤功效成分透皮吸收的天然制剂,如添加萜类:包括单萜、倍半萜、三萜类化合物;精油:包括薄荷油、丁香油、迷迭香油、玫瑰油、茉莉油、熏衣草油、月桂油等;生物碱;内酯;其它:如薄荷醇及冰片等。还有添加一些有利于促皮肤增白祛斑功效成分透皮吸收的合成制剂,如有机酸及其酯类:包括脂肪酸、脂肪酸酯、氨基酸酯、内酰胺酯、胆碱酯等;吡咯烷酮类;磷脂和磷酸盐类;酰胺类;酶类等。其中过去最常用的有二甲基亚砜、十四烷基硫酸钠、月桂氮唑酮、月桂酸、可可脂、松节油、鲨烷等,而月桂氮唑酮已成为一些新的促透皮剂的参照物。这些促透皮吸收合成制剂的可能机制是通过溶解皮肤表面的脂质、使表皮蛋白质变性、同时,通过对功效成分增溶或助溶等方式,以增加其穿过皮肤角质层屏障的通透性和它们在表皮各层中的扩散及分布,从而达到促进功效成分透皮吸收的目的。而月桂氮唑酮促透皮吸收的机制还可能与角化层间质的脂质发生作用,以增加其流动性、减少天然功效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扩散阻力等。尽管这些促皮渗透剂在促进皮肤美白或增白的功效成分透皮吸收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因上述皮肤增白功效成分来源不同,其理化特性也不相同,有水溶性,有脂溶性,有醇溶性,还有些是水油双溶或双不溶性,因此,解决上述促皮肤渗透剂与皮肤美白或增白功效成分之间的溶解性和稳定性都非常困难;而且,有些皮肤美白或增白功效成分的分子量小,有些皮肤美白或增白功效成分的分子量大,分子结构和形态也差异明显,单靠上述促皮肤渗透剂的被动透皮效应,仍不足于使皮肤美白或增白的功效成分顺利地透皮吸收并发挥最大的生物学作用,有些功效成分甚至仍无法透皮吸收和发挥其应有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随着上述促皮肤渗透剂大多数是化学合成或半合成制剂,如使用浓度的加大或使用过于频繁,不仅使产品的成本增加,而且,还将会使皮肤的过敏率和刺激性加大,毒副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皮肤美白或增白的功效物质大多均对热、对PH值、对光照、对氧化反应敏感,因此,即使上述促皮肤渗透剂能促进功效成分透皮吸收,但由于皮肤美白或增白功效成分的不稳定性,在具体配制产品的实施过程中又容易使这些功效成分失活而无法发挥其相应的作用。脂质体是一种较好的促功效成分透皮吸收的载体,它是由脂质双分子层膜包封而成的中空球状体,直径约在100-1000nm之间,因其组成成分和结构与生物膜和细胞膜极相似,较易使皮肤美白或增白功效成分透过皮肤角质层屏障进入皮下。虽然,脂质体作为皮肤美白或增白功效成分的载体系统确有利于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且在皮肤美白或增白美容保健化妆品方面表现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它作为载体制剂,尚存在一些问题仍有待克服和解决:如脂质体在制备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过多,特别是三氯甲烷(氯仿)、甲醇等有机溶剂使用过多,不仅造成成本升高,且对制备者健康影响很大,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脂质体的制备以磷脂(大豆磷脂和卵黄磷脂)和胆固醇为主,磷脂(大豆磷脂和卵黄磷脂)价格昂贵,不仅大大增加产品成本,使成品成本价格较高,而且,它在制备过程中的溶解十分困难,费时、费事、费力,操作起来也十分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萍;丁克祥,未经董萍;丁克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