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3794.1 | 申请日: | 2008-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品红;张小立;黄晶柱;李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杨品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长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大盛 |
地址: | 415000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品种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属淡水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青鲫(洞庭青鲫的简称)是淡水鱼的一种,分类上属锂科,鲫属。鲫鱼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鲫鱼的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是人工养殖的优质鱼类。鲫鱼的产地分布极广,由于长期地生态适应,使之形成了许多变异了的地方性种群,为了开发优良的鲫鱼养殖新品种,近30年来,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开创性的工作,选育出一批具有优良养殖经济性状和广阔开发前景的鲫鱼养殖新品种。如:方正银鲫、松浦银鲫、彭泽鲫、淇河鲫、额乐齐斯河银鲫、白鲫、异育银鲫、高背银鲫、湘云鲫、湘鲫和盘锦1号杂交鲫鱼等。上述的品种,除白鲫为二倍体外,均为三倍体或四倍体。这些品种的鲫鱼与以往自生繁殖的鲫鱼相比,在营养价值,生长速度等方面都有所进步,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仍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鲫鱼的需求,尤其是不能满足广大水产养殖者的需求,他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营养价值更好,生长速度更快,味道更鲜美的鲫鱼新品种。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长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遗传性状稳定、种质纯正,回捕率高的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以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和水产养殖者的需求。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鱼类资源调查,于2002年在湖南省澧县北民湖发现了一种二倍体野生原种鲫鱼,因鱼身呈深灰色,便命名为洞庭青鲫,简称青鲫。从发现之日起进行了形态学特性(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吴珊,吴维新,2006)、生态学特性(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繁育技术(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苗种培育技术(杨品红,黄晶柱等,2005)、增养殖技术(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病害防治技术(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营养需求(杨品红,吴维新等,2005)、肌肉营养评价(杨品红,张倩等,2008)、青鲫染色体倍性及核型(杨品红,王晓艳等,2007)、同工酶(杨品红,谢春华等,2006)以及与鲤杂交分子生物学(杨品红等,2006,2007,2008)等的多方面的研究。
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是:利用天然青鲫自交获得后代,选择不同青鲫形态种群的雌雄作为新品种的培育对象,经人工催情产卵授精孵化,以青鲫的全长和全重,作为选择培育后代的依据,按常规鱼类育种选择次数进行培育,即培育出标准型、瘦长型和高背型的三个类型的新型青鲫,用这三个类型再经孵化繁育和苗种发塘培育,应用于生产实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培育出三个青鲫品种,增加了三个鲫鱼新品种。2.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培育出的青鲫具有生长快(比全国推广应用的彭泽鲫快10%以上)、营养丰富、营养价值好,经检测其蛋白质18.63%、氨基酸866.12mg/g干重,味道鲜美,鲜味氨基酸高达50%、遣传性状稳定,种质纯正,回捕率高的鲫鱼。当年最大个体重达465g/尾,II龄最大个体重达1221g/尾。因此,青鲫可全国迅速得到推广,目前,已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20多万公顷,生产青鲫达10万吨,产值达9亿元。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青鲫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从同龄的野生青鲫中选择5—1000组大于平均全重30%雌雄各半的个体作为亲本进行隔离培育,培育中适时投喂饲料;
b.到繁殖季节的3月~5月份,对培育中的野生青鲫进行人工催情,使其产卵、受精、孵化,经一年培育出F1代青鲫新种群;
c.从获得的F1代青鲫新种群中,依据全长、全重选择新的亲本种群,其中选择步骤和标准:随机抽样50~100000尾进行称重量,测全长并记录,再根据记录分别计算出平均值,选择其中全重、全长均大于平均值20—40%以上的个体作为第1组,再选择全重大于平均全重20-40%,但全长小于平均值20-40%的个体作为第2组,再选择全长大于平均值20-40%,而全重小于平均值20-40%的个体作为第3组,从总群体中从大到小各选5-1000组做亲体,隔离培育,在繁殖季节的3月~5月,再对其进行人工催情、产卵、孵化分别得到F2代1~3组青鲫新种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杨品红,未经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杨品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7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青霉菌抑菌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粳型三系不育系株系重复繁殖原种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