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燃具热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4298.8 | 申请日: | 200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成问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问好 |
主分类号: | F24C3/04 | 分类号: | F24C3/04;F24C15/22;F24C1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3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燃具热 利用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燃气、燃油、燃煤等燃具的热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是提高家庭炊具的热利用率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背景
燃气燃具是目前最主要的家庭炊具,也是家庭较大的能源消耗源。由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所以燃具消耗的能源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们对目前普遍使用的燃具的加热过程进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被加热体锅、壶或者其它器皿只利用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的有限部分,另外一部分热量则从被加热体的边缘流失到空气中而白白浪费了,这不仅造成了能源浪费而且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所以无论从节能的角度还是环保的角度看提高燃具的热利用率都是很有必要的。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减少热量流失部分从而提高燃具热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热源和被加热体的接触面附近区域安置一组由柱状、片状、带状等形状或其组合构成的有空隙(孔隙)存在的热吸收反射体层。燃烧开始后这些热吸收反射体层首先吸收流经其中余焰和气流的热量使自身的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后的热吸收反射体层就成了热源(燃烧焰)的一道保温层,使热源的热量不容易散失,被加热体就可以从热源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提高燃具热利用率的效果。如果对距热源不同距离位置处的热吸收反射体的材质、空隙(孔隙)大小、长短等元素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热源近端采用热良导体而在远端采用热不良导体(保温材料)、在热源近端的热吸收反射体的空隙(孔隙)大而远端的空隙(孔隙)小,等等)则该热吸收反射体层不但可以起到对热源的保温作用而且还能将部分散失出来的热量反射回热源,热利用率提高更多。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制造成独立产品,可以和燃具连成一体制造成节能燃具,还可以和锅、壶等器皿连成一体制造成节能锅、节能壶等日常用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空单面片状织构的热吸收反射体层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热吸收反射体;2.固定及配合体。
具体实施例:
结合图1,当将由数层(附图只画了三层)热吸收反射体1及其固定及配合体2构成的装置的热吸收反射体1的齿状朝向热源(燃烧焰)安置在热源周围而将锅、壶等被加热体置于其上点燃气体后,燃烧焰的主体部分就直接作用到被加热体而从被加热体边缘流失出来的余焰和高温气流将首先流过热吸收反射体1,热吸收反射体1将吸收其中的大部分热量,吸热使热吸收反射体1自身温度升高,升温后的热吸收反射体层就会在热源(燃烧焰)周围形成一个高温层,这个高温层会对热源(燃烧焰)起到保温作用,使热源散失热量减少,被加热体就能从热源(燃烧焰)吸收更多热量,进而达到提高燃具热利用率的效果。
附图1中的热吸收反射体1是片状,具体实施时除了片状外还可以是柱状、带状、蜂窝状等形状及其组合。
附图1中的固定及配合体2是中空圆环状,实际实施时还可以是实心圆状或者具有数量不等小孔的筛状等其他形状。
附图1中的热吸收反射体1只分布在固定及配合体2的单侧,实际实施时还可以分布在两侧。
附图1中的热吸收和反射体1、固定级配合体2为同种材料构成,具体实施时可以采用不同种材料,例如内层用热良导体而外层用隔热材料等。
附图1中的热吸收反射体1的长度是一样的,具体实施时还可以不同长度组合(例如内圈短外圈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问好,未经成问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42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