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荡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4369.4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0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游岳华;陈怡然;李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231 | 分类号: | H03K3/023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荡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振荡器电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通过一调变电压,改变一延迟时间的振荡器电路。
【背景技术】
振荡器电路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电路。举例来说,现今广泛地应用在如悠游卡、门禁芯片卡上的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中的应答(Transponder)模块,即须要振荡器电路以进行感应。最基本的振荡器电路是由感容组件所组成,但是电感在实作上,因为所占的面积大,对于愈来愈小的集成电路尺寸来说,无疑地将造成负面的效应。
环形(Ring-type)振荡器的使用,使面积较感容组件组成的振荡器缩减许多。但是振荡器起振的条件除回路相位偏移须为一360度的整数倍外,更须使回路增益大于1。因此,在为了使增益大于1的情况下,振荡器电路的操作频率范围即受到了限制而无法做大幅度的变动。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新的振荡器电路,能够在维持增益下,能够使操作频率的范围增加,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振荡器电路,包含:一交跨晶体管对电路、一主动负载电路、一电流源、一差动晶体管对电路、一第一源极随耦电路以及一第二源极随耦电路。交跨晶体管对电路包含一第一晶体管及一第二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栅极及一第一输出,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及一第二输出,第一输出及第二输出间具有一输出电压;主动负载电路连接至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的漏极,主动负载更接收一第一供应电源;电流源连接至一接地端,电流源更耦接至一固定电压,以提供一电流;差动晶体管对电路用以连接该第一及第二晶体管的源极及该电流源,其中电流源的电流提供给差动晶体管对电路,差动晶体管对电路更包含对应该第一晶体管一侧及该第二晶体管一侧的一第一差动输入及一第二差动输入;第一源极随耦电路连接于第一输出及第一差动输入,第一源极随耦电路更接收一第二供应电源;以及第二源极随耦电路连接于第二输出及第二差动输入,第二源极随耦电路更接收一第二供应电源,其中第一源极随耦电路及第二源极随耦电路分别包含一负载晶体管以接收一调变电压,连接至一接地端,各该负载晶体管用以接收一调变电压,改变振荡器电路的一延迟时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利用两个源极随耦电路使增益稳定,并由负载晶体管改变振荡器电路的一延迟时间,进而改变振荡器电路的操作频率,即可避免影响增益的大小,而轻易地达到上述的目的。
在参阅图式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该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便可了解本发明的目的,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实施态样。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振荡器电路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振荡器电路的电路图;以及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振荡器电路的一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43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