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4925.8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3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卓;西田博信;林垣内知;岩本贤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F04D29/52;F04D29/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设备。
背景技术
服务器端计算机具有向客户端计算机传输信息的功能。这种服务器端计算机例如可包括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
通常,刀片式服务器设有多个板状刀片、壳体和支架。各刀片均包括安装在其上的MPU(微处理单元)、存储器等。这些刀片利用高密度布置而容纳在壳体中,并附接于支架以连同壳体一起进行储存。通常,布置在一个壳体中的多个刀片共用用于向刀片式服务器供电的电源和用于冷却刀片式服务器的冷却装置。
如上所述,冷却装置布置在壳体内。在壳体中,以高密度布置设置有多个刀片。为此,由布置在各刀片中的电子元件(例如,MPU、存储器等)产生的热可能会不理想地留在壳体内。因此,布置在壳体中的冷却装置需要有效地冷却电子元件并使壳体内部通风。
通常,使用风扇作为冷却装置。另外,风扇附接有导管。该导管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导向壳体中的任意位置。但是,风扇与导管之间的空气通道部的形状、流道面积等因导管和风扇的接合结构而异。这种差异会影响某些特性,例如由风扇产生的气流的空气量和静压。因而,有必要确保风扇和导管的接合结构不会干扰风扇特性,例如气流的空气量和静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包括:风扇部,该风扇部具有带有入口和出口的中空外壳部件;以及中空的导管部,该导管部布置在所述风扇部的出口侧。所述风扇部的所述外壳和所述导管部优选通过接合部件相接合。因而,所述风扇部和所述导管部牢固地接合和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要素、优点和特性。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轴流风扇部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导管部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6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沿垂直于中央轴线的平面剖取的第二轴流风扇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在从其出口侧看时的仰视图。
图8是图1中所示的风扇设备的侧视图。
图9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管部和第二外壳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件和导管部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风扇设备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导管部的仰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的箭头A-A表示的线剖取的导管部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修改例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接合部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在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合部件与第一外壳之间的边界部分中截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20是表示在本发明第四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接合部件的入口侧的第一弯曲部分与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之间的边界部分的剖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五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的接合部的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第一接合部件和第一外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22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注意,在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当将不同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取向描述为上/下或左/右时,是指图中的最终位置关系和取向,而不是指一旦组装成实际装置时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取向。在下面描述中,轴向是指基本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径向是指基本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
图1是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风扇设备1的立体图。在图1中,风扇设备1的内部结构用虚线表示。
风扇设备1包括轴流风扇部2、导管部5和接合部6。风扇设备1例如用于使服务器端计算机的内部通风,或者用于对安装在服务器端计算机上的电子元件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49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