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鼻甲骨磨削钻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5913.7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著声;林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著声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甲 磨削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鼻甲骨磨削钻头,应用于磨削患者下鼻甲骨。
背景技术
对于下鼻甲肥大或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临床治疗证明可以采用磨削下鼻甲骨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于下鼻甲前端作1cm长的直或L型切口,用3万转/分高速电钻钻头插入切口达下鼻甲粘骨膜的下鼻甲骨上,自下而上,自前而后磨削,直达下鼻甲骨后端有落空感时即停,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术腔。
用于上述方法的钻头结构由直柄以及一体化连接的在直柄末端的磨削头组成;磨削头表面带有磨齿,呈椭球形,椭球的南极和北极同直柄处于同一条直线上。螺旋状的磨齿分布在椭球的表面上,每条螺旋状的磨齿由一极出发终止于另一极。其不足有:(1)在手术磨削中会不时打滑,或左或右偏离下鼻甲骨而损伤下鼻甲骨的粘骨膜。(2)由于在旋转时,每条螺旋状的螺纹呈右旋自攻状态,相邻螺旋状的磨齿之间夹满骨粉,致使磨削头变钝。只有在手术中途退出钻头清除所夹骨粉后才能使磨削头恢复原有的锋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手术中不打滑、不夹骨粉的下鼻甲磨削钻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这样达到:一种下鼻甲骨磨削钻头,它由直柄以及一体化连接在直柄末端的磨削头组成;磨削头表面带有磨齿;其特征是磨削头侧面为圆柱面,端面为内凹端面;侧面磨齿为长直齿;相邻直齿在齿根处的交角为钝角。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不损伤下鼻甲粘骨膜;
2、钻头叉在下鼻甲上磨削稳定,决不或左或右偏离下鼻甲骨;
3、由于相邻直齿之间呈钝角,骨粉在高速旋转中被离心力甩离,这样就有利于手术全程操作的流畅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图
图中1是直柄,3是磨削头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是直柄,3是磨削头,32是内凹端面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是直柄,3是磨削头,33是钝角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3是磨削头,33是钝角,32是内凹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下鼻甲骨磨削钻头,它由直柄1以及一体化连接在直柄末端的磨削头3组成;磨削头3表面带有磨齿;其特征是磨削头3侧面为圆柱面,端面为内凹端面32;侧面磨齿为长直齿;相邻直齿在齿根处的交角为钝角33。
直柄1长14cm,直径3mm;磨削头(3)长4.5mm,直径4.5mm,磨削头的内凹端面32内凹最深1.5mm。侧面直齿槽深1mm。齿宽最小宽度0.10~1.5mm。加工制造本发明钻头时,各面相交处不应出现锋棱,应平滑过渡。直柄1用于安装在电钻上需要5cm长,下鼻甲骨全长为7cm,下鼻孔前缘至下鼻甲粘骨膜为2cm,故总共需要14cm。
使用时,采用每分钟3万转的高速电钻,当本发明钻头插入切口达下鼻甲骨前端时,踏下脚控开关,此时从下而上,由前而后磨削,磨磨停停,直达下鼻甲骨后端时,有落空感即停止转速,以防穿通下鼻甲后端的粘骨膜。由于钻头高速旋转,钻头就能够自始至终叉在下鼻甲骨上,使手术稳定地进行,同时不损伤粘骨膜。磨削钻头直径比直柄直径仅粗1.5mm。这样就有利于手术磨削的精确控制,使患者承受的痛苦小,让手术流畅地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著声,未经陈著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5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发射紧急救援信号的腰带头
- 下一篇:卡扣式铝木复合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