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式缝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5989.X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87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池孝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星产业缝制机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21/00 | 分类号: | D05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桂香;武玉琴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缝纫机 | ||
1.一种复合式缝纫机,包括:
钩扣带支撑单元,安装在可以支撑缝纫机针板的针板支撑盖上,可以使含钩扣的钩扣带紧密接触胸罩的一侧背带;
钩扣带推动单元,推动上述钩扣带的一端部而使钩扣带折叠在上述胸罩的一侧背带的上、下表面上;
钩眼带支撑单元,可以使含钩眼的钩眼带紧密接触上述胸罩的另一侧背带;
带夹持及移送单元,一边朝X轴即左右方向和Y轴即前后方向移送,一边把上述钩扣带或钩眼带移送到上述缝纫机的针板;以及
控制单元,可以控制上述各构成要素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钩扣带支撑单元包括:
钩扣带加压装置单元,当联动于致动缸驱动动作的钩扣安装杆进行上下回旋运动时,对上述钩扣带的中央部位施加压力;
钩扣带按压装置单元,当联动于带导杆致动缸的驱动动作的钩扣按压杆进行升降运动时,通过多个按压片按压置于上述钩扣带之间的上述胸罩的一侧背带;以及
钩扣带支撑装置单元,当联动于薄型致动缸驱动动作并以铰结合方式结合在基板托架的导引基板在进行上下回旋运动时,通过突出于上述针板支撑盖上的多个工件导件支撑上述钩扣带的中央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钩扣带加压装置单元包括:
薄型致动缸;基板托架,连接到上述薄型致动缸的致动缸杆;钩扣安装杆,与上述基板托架铰结合;销,连接到上述钩扣安装杆;以及导引托架,配置在上述基板托架的正面,可以导引上述钩扣安装杆的上下回旋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钩扣带推动单元包括:
推动件致动缸;浮动接头,连接到上述推动件致动缸;推动件固定板,连接上述浮动接头;直线运动导引机制,可以导引上述推动件固定板的前后直线移动;以及致动缸左右驱动装置单元,安装在上述推动件固定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致动缸左右驱动装置单元包括:
滑动致动缸;连接托架,可以沿着上述滑动致动缸的长度方向自由伸缩;工件推动件,结合在上述连接托架上;以及多个推动件,结合在上述工件推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钩眼带支撑单元包括:
第一钩眼带支撑单元,当联动于带导杆致动缸的驱动动作的钩眼按压杆进行升降运动时,可以通过多个按压片按压位于上述钩眼带之间的上述胸罩的另一侧背带;
第二钩眼带支撑单元,当联动于带导杆致动缸的驱动动作的眼孔按压件进行升降运动时,可以和上述第一钩眼带支撑单元一起按压上述胸罩的另一侧背带;以及
钩眼带支撑装置单元,当联动于薄型致动缸驱动动作并以铰结合方式结合在基板托架的导引基板在进行上下回旋运动时,通过突出于上述针板支撑盖上的多个工件导件支撑上述钩眼带的中央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夹持及移送单元包括:
导引装置单元,包括,一双Y轴方向移送用连接托架、导引托架,安装在上述Y轴方向移送用连接托架的一侧底面、轴连接托架,安装在上述Y轴方向移送用连接托架之间、安装在上述连接托架之间的轴;
直线运动导引机制,安装在上述Y轴方向移送用连接托架之间;
X轴移送及致动缸驱动单元,通过上述直线运动导引机制沿着上述导引装置单元的X轴方向移送;
上供料板装置单元,安装在上述X轴移送及致动缸驱动单元的移送基板上,包括,多个致动缸托架,互相对向配置、多个滑动致动缸,安装在上述致动缸托架之间;第二致动缸托架,安装在上述滑动致动缸之间;上供料板,安装在上述滑动致动缸正面;以及
多个下供料板,安装在上述X轴移送及致动缸驱动单元的移送基板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式缝纫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X轴移送及致动缸驱动单元包括:
移送基板;推动件致动缸,安装在上述移送基板的内面;第一夹持基板,上述推动件致动缸的致动缸杆贯穿其间;连接棒,突出于上述第一夹持基板的两侧;第二夹持基板,与上述连接棒的前端连接;多个导套,固定配置在上述第一夹持基板的上部面并安装在上述轴的外柱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星产业缝制机械株式会社,未经日星产业缝制机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59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模式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数据通信方法,数据传输和接收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