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控多功能训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6078.9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永松 |
主分类号: | A63B21/005 | 分类号: | A63B21/005;A63B21/22;A63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牛莉莉 |
地址: | 212400江苏省句容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身器械,特别是一种通过磁控给出不同档次阻力的磁控多功能训练机。
背景技术
目前,健身训练机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机架、滑轮组、绕过滑轮组的主拉绳以及多块配重块,主拉绳的末端与配重块提升装置连接。健身器的拉力是依靠配重块的重量提供,拉力大小的等级也是依靠调整配重块的数量进行调节。运动者使用这种健身器,在使力最终点有一种强硬的拉力,当操作回复动作时,会有一种被拉会的感觉,若不注意容易造成肌肉损伤。
介于这种传统的健身训练机的不足,申请人设计出了一种磁控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组成包括磁控轮7和拉力调节装置,磁控轮7包括飞轮32、内壁设有磁石(图中未画出)的磁石固定片34,该磁石固定片34与飞轮32对应,拉力调节装置包括回勾片314、调整线5、与磁石固定片34活动端固定的连接块345。拉动调整线5至不动的档位,可调整磁石固定片34与飞轮32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改变切割磁力线的数量来获得不同力度的档位,该磁控系统的结构新颖、力度调节方便,并且停止时不会产生回拉力,因此运动者不会拉伤肌肉。图1中其余标号示意如下:31-基架、311-侧板、313-外接支架、321-中心轴座、33-心轴、331-轴接套管、332-锁附组件、341-支轴、343-挡条、344-侧边条、41-压轮、42-压轮固定片、43-拉伸弹簧、8-压轮装置。
如今,这种磁控系统凭借其突出的有点和性能,已成为健身器材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同时该磁控系统的实际运用也成为一个困扰数年的难题,其最关键的技术瓶颈在于如何使健身器回复原位。
经过多年的研究,申请人设计出利用弹簧实现健身器的复原,并于2003年6月25日申请了中国专利:磁控重量拉力机,专利号:03264799.9,随后向美国提出专利申请,并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US 6,857,993B2)。如图2、图3所示,该磁控重量拉力机的磁控拉力装置,主要包括有磁控轮7及其拉力调节装置10、通过轴承同轴连接的皮带盘3、大转轮2、小转轮22,还有一个复位装置9,该磁控轮7同轴连接有一皮带轮72,该皮带轮72通过皮带71与皮带盘3套接,大转轮2上绕有拉绳8,该绕绳8的一端与大转轮2固定,另一端与拉把81固定连接,该复位装置9设于小转轮22一侧,其具有两个固定座13、14以及拉绳95,其中一个固定座13通过调整螺栓94锁接一U型架93,另一固定座14通过弹性组件91与动滑轮92连接,该拉绳95绕过动滑轮92,其一端与U型架9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小转轮22固定连接。该磁控重量拉力机的复位装置通过其弹性组件的收缩,实现健身器的复位。图2中其余标号示意如下:1-基座、11-支架、12-支架、111-轴承固定盖、112-螺丝、4-轴杆、6-滑轮总成、61滑轮、62-定滑轮、82-卡止部。
在实际运用中,这种单纯的通过弹性组件实现健身器复位的方法也具于一定的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在健身器复位的时候,拉绳较为松弛,容易从滑轮上脱落;2)、拉到最终点并停止后,拉绳的回拉力太小,使运动者产生不适感;3)、以较慢的速度进行锻炼,拉绳的拉力过小,达不到锻炼效果。
由于以上几个缺点,使得现有的磁控系统无法运用在各种训练机上,大大限制了运动健身器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磁控系统无法应用于训练机上的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的磁控多功能训练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磁控多功能训练机,其组成包括:机架、滑轮组、绕过滑轮组的主拉绳,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磁控拉力装置、主拉绳回拉装置、以及具有三个连接端的连接片,主拉绳的末端与连接片第一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磁控拉力装置主要包括有磁控轮及其拉力调节装置、通过轴承同轴连接的皮带盘、大转轮、小转轮,以及一个复位装置,所述的磁控轮同轴连接有一皮带轮,该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皮带盘套接,所述的大转轮上绕有绕绳,该绕绳的一端与大转轮固定,另一端与连接片的第二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拉绳回拉装置的组成包括有一组定滑轮、绕过该组定滑轮的回拉绳、以及配重块,所述回拉绳的一端与配重块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片的第三连接端固定连接,所述绕绳、回拉绳对连接片的作用力方向相同,与主拉绳对连接片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永松,未经叶永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0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环境、照明和安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