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产品承座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6390.8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2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光;彭文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0 | 分类号: | H05K7/00;H01R13/633;H01R33/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产品承座,尤其是涉及能插置可携式产品与主机电性连结的承座,承座具有退出装置分离可携式产品与承座。
背景技术
可携式产品功能设计相当简单有限,常需借助主机高效能的运算能力,进行大容量或较复杂资料处理。为了便于连结,主机常利用分开的承座,供可携式产品直接插置连结。
如图1所示,为美国公开第2006250764号专利案的背景技术承座1。该承座1上凹设一插槽2,插槽2底部固定一连接器3,连接器3利用一电线4电性连结至主机(图未示)。当可携式产品5需要借助主机时,将可携式产品5插入插槽2,并施加压力,使可携式产品5底部嵌入连接器3产生电性连结,让可携式产品5与主机连结,并通过承座1支撑可携式产品5。
然而,可携式产品5的体积不大,为了节省摆置的空间,承座1的体积相对较小。当需要拔出可携式产品5时,承座1的重量不足以让连结的连接器自动分离。必须通过一手按住承座1,再利用另一手施力脱离连结的连接器,才能顺利拔出可携式产品5,无法以单手操作,不仅使用上不方便,且常因错误的施力方向,造成承座1的连接器3松动受损。因此,现有可携式产品承座在退出可携式产品的结构上,仍有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产品承座,通过按键式退出装置,强制分离连结器,方便由承座取出可携式产品。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产品承座,利用按键推动滑块,让顶杆将可携式产品推离承座连结器,以分离连结器。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产品承座,让多个顶杆由连结器周围顶出,将可携式产品平衡推离承座连结器,避免连接器松动受损。
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可携式产品承座,在本体侧面设一开孔,底部上凸设限位块形成滑道,滑道对边设直导槽,插槽固定在本体,其内部凸设连接器,连接器周围设多个通孔,退出装置设于本体内部,将滑块设在滑道中滑动,滑块一端为一斜面,且在相对每一通孔位置,设由低端延伸至高端的斜导槽,按键插置于开孔,靠着滑块的斜面,顶块设在滑道中,在相对该斜导槽位置各凸设一滑销,滑销一端嵌入该斜导槽,另一端嵌入该直导槽,顶块的上端在相对每一通孔的位置各设置一顶杆,顶杆插进该通孔,弹簧一端顶于本体,另一端固定在滑块一端,使滑块靠向该斜面的一端,顶升按键,且让该滑销位于该斜导槽的低端。
本发明退出装置的滑道,在限位块同一边设置至少一支撑墙,其中该支撑墙为前后分散的两支撑墙,支撑墙垂直滑道设置,加强支撑滑块。滑道边间隔预定距离设至两直导槽。滑块间隔预定距离挖设两斜导槽,两斜导槽相同且相互平行。顶块设两滑销嵌入斜导槽,根据顶杆的数目,分割成相同数目的顶块。按键下端为一斜面,且周围形成凸缘,受制于开孔,无法退出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承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可携式产品承座承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可携式产品承座的零件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承座在连接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承座在脱离动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顶块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承座
11 本体
12 插槽
13 连接器
14 退出装置
15 上盖
16 下盖
17 开孔
18 通孔
19 限位块
20 滑道
21 支撑墙
22 直导槽
23 滑块
24 按键
25 弹簧
26 顶块
27 斜导槽
28 斜面
29 固定槽
30 滑销
31 顶杆
32 可携式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说明如下。
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图2为本发明可携式产品承座10组合图,图3为本发明可携式产品承座10的零件分解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承座10适用于例如手机、MP3及外接式硬盘等可携式产品,承座10包含本体11、插槽12、连接器13及退出装置14等,主要是在本体11上设插槽12,插槽12内固定连接器13,退出装置14设于本体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串流上下文的高速缓存系统
- 下一篇:用于下一代网络的用户直播实现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