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具有多色氧化膜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6653.5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韩婷;郭强;陈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8 | 分类号: | C25D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小莲;王凤桐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具有 多色 氧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具有多色氧化膜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表面具有多色氧化膜的材料。
背景技术
铝和铝合金等基材的表面的彩色氧化膜的制备方法是将铝或铝合金等基材在硫酸中阳极氧化形成氧化膜,然后在含有有机染料的溶液中进行染色处理,通过吸附作用,使得染料进入到氧化膜孔隙中,再经过封孔处理,使铝和铝合金等基材表面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形成单一的颜色,因此,为了丰富氧化膜的色彩,CN2546462Y中公开了如下所述的可以获得多色氧化膜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包括:(1)将铝合金基体进行阳极处理,形成氧化膜;(2)通过激光雕刻除去部分氧化膜;(3)对铝合金基体进行二次阳极氧化;(4)重复(2)~(3)的步骤;(5)电解着色或吸附着色处理;(6)表面涂刷高分子材料使得表面平整。
第二种方法包括:(1)将铝合金基体进行阳极处理,形成氧化膜;(2)需要保留的氧化膜表面网板印刷耐酸碱油墨;(3)将铝合金基体放入磷酸溶液,腐蚀除去未被油墨遮盖的氧化膜;(4)除去油墨;(5)重复(1)~(4)的步骤;(6)电解着色或吸附着色处理;(7)表面涂刷高分子材料使得表面平整。
第三种方法包括:(1)对不需要进行阳极处理的铝合金基体部分印刷耐酸碱油墨隔离层;(2)将铝合金基体进行阳极处理,形成氧化膜;(3)除去油墨;(4)对铝合金基体进行二次阳极氧化;(5)重复(1)~(4)的步骤;(6)电解着色或吸附着色处理;(7)表面涂刷高分子材料使得表面平整。
在上述方法中,由于受到二次阳极氧化的影响,首次形成的氧化膜的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均较差,因此,需要在最后涂布高分子材料,但是涂布高分子材料后,产品的表面丧失了氧化膜所具有的质感。另外,二次阳极氧化不能实施太长的时间,否则首次阳极氧化形成的氧化膜容易被击穿而脱落。此外,上述方法工序繁多,均需通过两次以上的阳极氧化处理,才能形成多色氧化膜,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方法复杂、且形成的多色氧化膜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差、需要涂布高分子材料的缺点,提供一种形成的多色氧化膜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且操作简便的表面具有多色氧化膜的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具有多色氧化膜的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和染色,其中,所述基材的表面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且相邻两部分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该不同的金属材料经相同的阳极氧化处理和相同的染色处理后,形成的阳极氧化膜的颜色不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表面具有多色氧化膜的材料,其中,该材料由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通过使用表面至少分为两部分、且相邻两部分由不同种金属材料形成的基材,再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和染色处理等工序,可以在基材上形成不同颜色的阳极氧化膜。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仅通过一次阳极氧化处理和一次染色处理即可实现多色氧化膜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具有多色氧化膜的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氧化膜一次形成,不会发生现有技术中的二次阳极氧化引起的一次阳极氧化膜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制得的具有多色氧化膜的产品适合用于手机外壳、笔记本外壳等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表面具有多色氧化膜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基材进行阳极氧化和染色,其中,所述基材的表面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且相邻两部分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该不同的金属材料经相同的阳极氧化处理和相同的染色处理后,形成的阳极氧化膜的颜色不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可以容易地得到本发明所述的基材。具体地说,所述基材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得到。例如,可以在金属基底层的不同部位上形成至少一种金属层来得到所述基材。所述金属层可以根据需要预先形成不同的图案。所述在金属基底层的不同部位形成金属层的方法例如可以是粘合或复合的方式。所述粘合可以采用适当的粘合剂,所述复合可以是固相复合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聚合法选择性脱除气体中乙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防压力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