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6754.2 | 申请日: | 2006-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9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竹下俊夫;宫岛洋一;佐藤浩明;高桥淳;新谷胜一;田代圭;长岛修;神谷秀树;青木久;冈田敏之;佐藤良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4;H01M2/06;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 ||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610109811.0、申请日为2006年8月14日、发明名称为“二次电池”的原案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交叉参考
本发明所包含主题涉及2005年8月12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5-234936、2005年8月12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5-234938、以及2005年8月12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5-234939,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极体的二次电池,该电极体作为电能产生元件,容纳于封装件(pack)中,通过一对正负电极端子可以从二次电池中输出由电极体产生的电力,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聚合物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便携电子设备的需求迅速增加,这些电子设备包括诸如笔记本个人电脑的信息设备、诸如移动电话的移动通讯设备、以及摄像机。诸如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密闭式小型二次电池经常用作此类电子设备的电源。尤其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各种场合中被采用,具有诸如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轻质等的大部分特征。
具体地说,作为液基电解溶液中出现的液体泄漏问题的对策,举例来说,提出了一种所谓的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使用凝胶状聚合物膜作为电解质,该凝胶状聚合物膜具有充满非水电解溶液的聚合物,或者使用全固态的电解质。
为了满足近年来各种电子设备的要求,如小型化、轻质化、和细长化,这种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正在进一步发展,除了诸如高能量密度和轻质这样的电池特征外,还具有电池形状自由度高的特征。
通常,在这种电池中,例如,如图37所示,由电池元件层叠制成的单体电池单元(single cell)301与设置有保护电路和端子的连接基板302一起,容纳在一对上、下塑料壳体303、304中,从而形成了电池组300(作为实例,参见JP-A-2002-8606(专利文献1))。在电池组300上,粘贴有外部标贴,其不仅可以加强塑料壳体303、304的接合,还可以显示商品信息,从而可以将塑料壳体303、304捆扎在一起。
当这样的电池组300容纳在电子设备的电池容纳部中时,每一个塑料壳体303、304的一端与能够将电池组300保持在电池容纳部内的锁爪接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电池封装件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具有以聚合物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的多数优点,并能够适当地满足近年来电子设备的要求,如小型化、轻质化、和细长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二次电池,其安装在电子设备中,因此可以向电子设备供应电力。该二次电池设置有:电池单元,其中,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质容纳在封装件内,而来自正电极和负电极的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从封装件的相同侧面分别引出;金属电池外壳,其中形成有供电池单元插入并将电池单元容纳其中的开口,从而引出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的侧面朝向开口侧;以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其中,一旦正电极端子部和负电极端子部连接至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并面朝外侧,就将待连接至电子设备电极上的正电极端子部和负电极端子部设置好,并用盖塞住电池外壳的开口。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二次电池,其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从而可以向电子设备供应电力。该二次电池设置有:电池单元,其中,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质容纳在封装件内,而来自正电极和负电极的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从封装件的相同侧面分别引出;金属电池外壳,其中形成有供电池单元插入并将电池单元容纳其中的开口,从而引出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的侧面朝向开口侧;以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盖,其中,一旦端子部连接至正电极端子和负电极端子且面朝外侧,就将待连接至电子设备电极上的端子部设置好,该盖与开口接合以塞住电池外壳;以及绝缘外部标贴,具有待粘贴到电池外壳外周缘上的主面部和用于卷曲开口相对侧面上的底面部的卷曲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二次电池,通过将金属电池外壳和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盖相互装配到一起,可以很容易实现装配。此外,通过使用金属材料进行拉深(deep drawing)而形成电池外壳,可以同时实现细长化和强度保证,从而可以提供能够满足电子设备要求(如小型化、轻质化、和细长化)的二次电池。另外,通过加工金属电池外壳或模制形成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电池盖,可以很容易形成一外部形状,在将二次电池安装到电子设备的电池安装部中时,该外部形状成为安装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