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悬架下控制臂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6935.5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光;吕波涛;胡晓斌;孙永宁;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泰;朱成蓉 |
地址: | 241009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架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涉及麦弗逊式前悬架下控制臂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现有控制臂普遍采用下述两种方式:
1、采用焊接控制臂,控制臂分为上体和下体两部分,在制造过程中上体和下体分别冲压成型后,采用点焊或缝焊等焊接方法将上下体合并到一起。采用该种方式的控制臂总成质量重,增加悬架非悬挂质量;焊接总成变形很难控制,造成产品一致性差。
2、采用锻造铝合金工艺制造控制臂,虽然能够降低非悬挂质量,但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目前仅在高档豪华车上应用,不宜在低成本紧凑型乘用车上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臂新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用于连接转向节的球头销总成、三个将球头销总成和控制臂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螺栓、控制臂前橡胶衬套和控制臂后橡胶衬套,控制臂本体采用SAPH440厚度3.0mm的单层钢板冲压成型,控制臂前后橡胶衬套均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利用压力机压入控制臂本体。压装控制臂前橡胶衬套时,使该橡胶衬套的低刚度方向与转向节的球头销总成共线。
控制臂本体采用单层板冲压成型,相对于上下体拼焊的控制臂, 重量可以大大减轻,降低了非悬挂质量,能够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时,从制动工况下控制臂强度分析结果看,单层钢板冲压设计强度足以满足整车性能要求。
采用单层板冲压工艺,避免了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提高控制臂本身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控制臂结构轴侧图;
图2:控制臂结构俯视图;
图3:控制臂结构底视图;
图4:控制臂结构正视图;
图5:控制臂结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球头销总成; 2-连接螺栓; 3-控制臂本体;
4-控制臂前衬套;5-控制后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5所示,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3、用于连接转向节的球头销总成1、三个将球头销总成和控制臂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螺栓2、控制臂前橡胶衬套4和控制臂后橡胶衬套5。
控制臂本体采用SAPH440厚度3.0mm的单层钢板冲压成型,这样重量可大大减轻。
控制臂前后橡胶衬套4、5均采用过盈配合方式利用压力机压入控制臂本体。压装控制臂前橡胶衬套4时,使橡胶衬套4的低刚度方向与转向节的球头销总成1共线,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路面传来的纵向冲击,改善整车行驶平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6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