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腰健身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337.X | 申请日: | 2008-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昱廷 |
主分类号: | A63B22/04 | 分类号: | A63B22/04;A63B21/008;A63B21/055;A63B23/02;A63B23/04;A63B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张 瑾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运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兼具腰力、臀力与 腿力训练效果的扭腰健身设备,借以提升全身的运动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根据医学研究指出,少量而多次的运动方式,其预防心脏病的成效 和密集性地做一段长时间运动的成效一样好,也因此业界开发有多种体积小、 收纳不占空间的健身设备,供使用者在居家环境中随时运动,而这类的健身设 备以作为下半身训练的健身车、跑步机、滑雪机、椭圆轨机、踏步机等占有极 大的市场。
而为提升健身设备的运动效果与多样化的训练功能,业界仍然不断地进行 各种健身设备的开发,以其中最为简便的踏步机为例,如中国台湾省专利公告 第324954号与第384716号的《踏步机》,其在基座的两侧分别水平枢设有可交 错连动的踏板,且各踏板下方设有油压缸,供下踩踏时产生阻尼作用。而由于 其踏板水平枢设于基座的两侧,因此两踏板仅能上、下垂直交错运动,使用者 仅能利用双腿交错向下踩踏,因此其运动训练效果仅止于腿部。
为了解决前述踏步机训练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有业内人士开发有如美国专 利第5,665,033号与中国台湾省专利第M271593号的健身设备,其将两踏板枢设 于呈“Y”字型的支架上,让其中一踏板向下踩踏时,受到枢轴向外向上倾斜 的影响,该施力的踏板会向下向外斜移,而另一踏板则向上向内斜移,由于其 施力的踏板远离两踏板的中心轴线,形成一种重心向外扩大的状况,因此使用 者站立在上面运动时较为平稳,如此腿部在运动的过程中,即会受踏板作用而 产生斜向下的施力,同时让臀部与腰部肌肉产生被动性的连动,使踏步机除了 具有腿力训练作用外,还能进一步训练臀力与腰力。
但事实上,前述臀力与腰力的训练是因为使用者腿部向下踩踏时,腿部受 踏板向外斜移的影响,在向下施力时被动性产生斜向作用,进而使臀部与腰部 肌肉连动,也就是说,臀部与腰部的训练是被动性的运动,其运动训练不足, 仅仅比传统方式略微增加。
换言之,如果能使臀部与腰部的运动属于使用者自动性的动作,才能真正 有效地提升其运动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腰健身设备,借此可令使用 者在利用腿部进行踩踏运动时,让臀部与腰部也能产生主动性的运动,有效地 增进其健身的效果与训练的多样性等功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扭腰健身设备, 其具有基座单元,所述基座单元上设有下斜枢转单元,所述下斜枢转单元包括 有两个下斜轴杆,所述下斜轴杆分别具有低处的第一端与高处的第二端,所述 两个下斜轴杆低处的一端分别置于相异的外侧,踏步单元,所述踏步单元具有 两个踏板,所述两个踏板分别枢设于所述两个下斜轴杆上,设置在所述基座单 元上的能够使所述踏步单元两侧的所述踏板呈上、下交错运动的交错连动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扭腰健身设备,在踩踏其中 一个踏板时,该踏板异于枢接端的另一端可向下、且向内枢转斜移,而另一个 踏板异于枢接端的另一端则向上、且向外枢转斜移,使两个踏板向基座单元的 同侧偏移,因此使用者为了维持平衡,而产生扭腰、甩臀动作,进而提升腰力 与臀力的训练效果,因此可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能增进其竞争力与经济效 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局部分解示意图,该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 踏板与枢轴单元的结合结构及其相对关系;
图3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两个踏板在踩踏动作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两个踏板在踩踏动作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次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又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扭腰健身设备的再一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座单元 11框杆
12第一横杆 13第二横杆
15立柱 16扶手杆
17弹力拉绳 18仪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昱廷,未经陈昱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3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熔断器的电接触插拔装置
- 下一篇:电流互感器仿真负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