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发光转换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47397.1 申请日: 2008-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1325238A 公开(公告)日: 2008-12-17
发明(设计)人: 索辛纳姆;罗维鸿;蔡绮睿 申请(专利权)人: 罗维鸿
主分类号: H01L33/00 分类号: H01L33/00;C09K11/8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231上海市徐***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光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发光 转换
【说明书】:

【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电子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与 广义上被称之为’固态光源’(Solid state lighting)的 照明技术有关的氟氧石榴石荧光粉及使用该氟氧石 榴石荧光粉的白光发光二极管。

【先前技术】

在这一技术基础上已经制造出了日常和景观用 的照明设备,甚至还有工业用的大功率照明设备。 这些照明设备的色温较低,T≤3500K,属于’暖白光 照明’。如果色温T>4600K,那么这种半导体设备就 属于’冷白光’

对于现今大部分的照明设备而言,普遍体积过 大。相对于这一缺陷,具有小体积,高功率输出的 半导体照明设备拥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这一缺陷的排除有赖于半导体光源中具有特殊 的单个组装的高功率器件。这一技术前景发展不到 20年,日本工程师S.Nakanura提出了以氮化铟 (In-N),氮化镓(Ga-N)为基质的新型架构光源,其中 含有大量’量子阱”氮化铟镓(In-Ga-N)异质结架构 (亦可称为P-N接面)(请参照S.Nakanura在97年 发表的专题论文’The bule laser diode Sp.1997’,在此 不详细描述)。

而这一结果的出现基于30年前,苏联工程师提 出的在异质结基础上的装置,源于氮化镓半导体架 构的斯托克斯无机荧光粉转换层覆盖,转换层覆盖 源用于发光二极管的反斯托克斯荧光粉。

1998年日本’日亚化学公司’的工程师(S. Nakanura)提出了发光二极管中半导体第一级蓝光 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出了组合白光发光二极 管。发光二极管中半导体In-Ga-N异质结蓝光辐射 与大量的荧光粉所产生的黄光辐射,遵循牛顿互补 色(蓝色、黄色)原理,将互补的两种光混合,得 到均匀的白光辐射。这种辐射从17世纪~20世纪开 始被广泛使用在黑白电视机的显像管屏幕生产及雷 达仪器中。

日本工程师利用他们的专利技术及经验,保证 了他们的半导体异质结发光转换层整体白光辐射。 在互补色光学装置、锥形反射、内部锥形仪器、光 学透镜及光引设备等仪器设备中,发光转换层的位 置举足轻重,然而在这方面技术仍存在着不足。将 异质结安置于的蓝宝石单晶基板上时,当功率值W 大于100毫瓦时,异质结通电工作时会产生热,这 点与之前所有的相结合,因蓝宝石的热导系数低(约 45W/MK),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很好的从发光二极 管的芯片中移除。为了改进这方面,人们采用了不 同的解决方法,用相似的材料替换蓝宝石基板,如 导热的电介质类型SiC,因其热导系数比之前蓝宝 石高了3倍以上,保证了更高功率的激发。这样的 装置理念是由美国Cree公司首创的,但是他们的装 置成本非常高。

从根本上解决了在发光二极管上的热稳定性问 题是’Semileds’,他们提出将半导体异质结直接建于 铜质基底上。’Semileds’的工程师们用氮化铟镓 (In-Ga-N)为组份的半导体异质结直接安置于铜质基 底上。这点是利用非常特殊的阻碍层,阻碍了异质 结与铜制底板间的扩散过程。

但是它们也存在着实质性的缺陷,虽然高功率 发光二极管(LED)的封装具有低热阻的特性,但依然 会对发光转换层中的荧光粉的颗粒加热,如此荧光 粉的发光量子输出就会降低了,如著名的’日亚化学 公司’提出的铝-钇石榴石(Y,Gd,Ce)3Al5O12通常在 T=373K时,参数降低25%。对于这一特殊系列的 荧光粉,将Gd原子增添到[Gd]=0.5原子分率时下降 更多,在T=350K时,参数更是降低50%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 的系提供一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所使用的氟氧石榴 石荧光粉,其可消除上述缺点。

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另一目 的系提供一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所使用的氟氧石榴 石荧光粉,其可创造更亮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在电 压≥3.1V,及电流,发光效率超过每瓦特 100流明。

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另一目 的系提供一种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所使用的氟氧石 榴石荧光粉,其在历经5~10分钟的第一个工作时间 之后,没有检验到功率下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维鸿,未经罗维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