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细胞凋亡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147517.8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邹节明;王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K9/08;A61K9/10;A61K9/16;A61K9/20;A61K9/48;A61P7/02;A61P9/04;A61P9/06;A61P9/10;A61P25/16;A61P25/28;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孙念萱 |
地址: | 541004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制备 抑制 细胞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已知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抑制细胞凋亡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细胞凋亡是由Kerr、Wyllie’、Currie等人提出的细胞死的过程或方式之一(参见Brit,J.Cancer,26,239(1972))。在胚胎学中现已知道,在胚胎发生的一定时期在一定的地方必然发生细胞死,在随着发生的程序而产生的细胞死的意义上也被称作“程序细胞死”。因此,在形态学上与必要的细胞受到障碍而坏死的过程有所区别。作为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的特征,可以举出与周围的细胞缺少接触、细胞质的浓缩化、与核酸内切酶的活性有关的染色质的凝缩和核凝缩、以及核的分节化等,此外还可以观察到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的消失以及细胞表面的平滑化(细胞表面的水泡形成:membrane blebbing)等。另外,通过核酸内切酶活性还可以观察到DAN片段化的现象,细胞本身形成称作凋亡小体的细胞片段,所形成的凋亡小体迅速被周围的细胞或巨噬细胞等吞食分解,产生细胞凋亡。
现已知道,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的平衡而自动调节、维持动态平衡(homeostasis)。以往,人们对细胞增殖的控制研究的较多,但对细胞死亡的控制则几乎毫无所知。众所周知,细胞凋亡是由生理活性物质(神经生长因子(NGF)或集群刺激因子(CSF)等)的缺乏、凋亡诱导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和淋巴细胞毒素等的因子以及C-myC、p-53基因产物等)诱导的(参见Cell,69,119(1992);Nature,362,849(1993)),另一方面,细胞凋亡受到凋亡抑制因子(bCl-2等)的抑制(参见Nature,359,552(1992);Nature,359,554(1992))等。
最近,人们已经知道,这种细胞凋亡在多种疾病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并进行了各种试验,试图通过诱导或控制细胞的凋亡来诊断、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引起世人的关注(参见Science,267,1456(1995))。
另外,现在,在局部缺血后的神经细胞死亡中海马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由于与细胞凋亡有关而受到人们的注意。即,将沙土鼠或大鼠的两侧颈动脉短时间(~10分钟)闭塞后再开通,2天(48小时)以后观察到两侧海马CA1区域的细胞死,经过4天(96小时)以上时,细胞缩小、呈树状突起,观察到空包,在一周后完全消灭。
脑是全身的的组织中耗氧量最高的组织,而且也是消耗大量能量的部位。因此,对于局部缺血来说是一个薄弱的部位,容易因神经细胞坏死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神经细胞死亡在发育过程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细胞在产生之后不断地死亡。据报导,在人的大脑皮层中,每天大约有1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神经细胞是不能再生的,因此,如果由于某种障碍而过度死亡,将导致功能障碍。特别成问题的是由于局部缺血、药物、应激反应或病毒等而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弄清楚其机理对于研制脑缺血性障碍的治疗药剂或因AIDS引起的神经障碍等多种神经疾病的治疗和确定治疗方法以及了解神经细胞长期生存能力的线索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最近,细胞凋亡与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等在内的神经变性疾病的关系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弄清发病的机理以及研制预防的方法和治疗药剂成为日益重要的课题。
本申请人已经申请了专利号为00131558.7、名称为“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6月11日、公开号为CN1111054C。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活性原料的组份和重量百分含量为:红参6.05-15.8、三七8.95-10.08、当归5.12-8.34;鸡血藤7.76-8.97、丹参8.01-11.13、红花5.18-8.84;银杏叶8.87-10.11、山楂7.76-8.55、菊花5.78-6.89、石决明5.80-6.53、何首乌7.77-8.84、石菖蒲5.03-5.74、葛根7.56-8.65。该药物是将上述中药原料利用醇提、水提等现代制药生产工艺制成胶囊剂或颗粒剂、口服液、片剂。该药物具有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熄风豁痰之功效,能抑制、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抑制高胆固醇与高血脂、通血脉溶血栓、抗脑血管老化等功效,主治缺血性中风(脑梗塞)、恢复期中经络之气虚血瘀证、风痰瘀血闭阻脉络证,也可用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之早期,疗效显著,治疗病谱宽,且标本兼治。其药品名称为“脑脉泰”,由于其疗效确切,自上市以来,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