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轴导体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10147681.9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4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远;王广金;周天;郑兰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53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 导体 接头 | ||
1.一种同轴导体接头,由同轴插座与同轴插头通过螺纹连接组成一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插座,由插座压紧螺母(1)、压紧螺母卡套(2)、卡套螺母(3)、外屏蔽套(4)、内置“O”形密封圈(5)、外置“O”形密封圈(6)、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插芯绝缘包层(8)及金属插芯(9)各组件构成;其中:
压紧螺母卡套(2)装在卡套螺母(3)的腔体内,通过套插在该卡套螺母(3)端部腔体中的插座压紧螺母(1),将压紧螺母卡套(2)压紧在卡套螺母(3)的腔体内;
该卡套螺母(3)的另一端,对接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使该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的内腔与卡套螺母(3)的内腔对中贯通;
该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的另一端对接金属插芯(9);
该金属插芯(9)的中心部位为实体,其两侧为直柱状腔体,其中一侧腔体(20)容装与该实体焊连的刚性导体(25)的线芯,另一侧腔体装放金属插针(11);
金属插芯(9)的外面套装有插芯绝缘包层(8),该插芯绝缘包层(8)与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的结合端为紧密套插结构;
在插芯绝缘包层(8)与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的外面,套装有外屏蔽套(4);
装有压紧螺母卡套(2)和压紧螺母(1)的卡套螺母(3),套插于外屏蔽套(4)的腔体内,实现与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的对接;
通过卡套螺母(3)的外螺纹与外屏蔽套(4)腔体端部段的内螺纹连接,使上述各组件形成同轴插座整体件;
所述同轴插头,由连接螺母(10)、金属插针(11)、内层绝缘插针座(12)、外层插针座(13)、连接套筒(14)、压紧螺栓(15)、压紧螺栓卡套(16)和插头压紧螺母(17)各组件构成;其中:
金属插针(11),装放固定在内层绝缘插针座(12)的腔体中;
内层绝缘插针座(12)的尾部段,插于外层插针座(13)的腔体中;
外层插针座(13),通过其外壁螺纹套装在带有内壁螺纹的连接套筒(14)的腔体中,外层插针座(13)的端头,套卡在连接螺母(10)的尾端内、並夹紧固定内层绝缘插针座(12),实现金属插针(11)的轴向定位与固定;
压紧螺栓(15),通过其外壁螺纹与连接套筒(14)尾端段的内壁螺纹,将压紧螺栓(15)固连在连接套筒(14)的尾部腔体内;
插头压紧螺母(17),通过其腔体壁面上的内螺纹,被套装固定在连接套筒(14)的外壁上;
压紧螺栓卡套(16),装在插头压紧螺母(17)腔体的尾部,其一端顶压在压紧螺栓(15)尾部的端面上,另一端紧卡在插头压紧螺母(17)尾部的收缩腔壁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导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在外屏蔽套(4)与卡套螺母(3)尾端的结合部,设置有外置“O”形密封圈(6);
在卡套螺母(3)尾端与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的结合部,设置有内置“O”形密封圈(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导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插芯(9)中心实体的一侧直柱状腔体(20)内,设置有容装固定刚性导体(25)线芯的固定卡件(19);
该固定卡件(19),由内腔直径与刚性导体(25)线芯直径相适配、外直径与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尾端内腔直径适配的直柱段,以及在该直柱段表面中心部位具有垂直于其外表面的圆形卡片而一体构成;
该圆形卡片的外径与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尾端外表直径尺寸相适配,该圆形卡片的厚度与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尾端至插芯绝缘包层(8)之间的间隙大小相适配。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导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插于金属插芯(9)的直柱状腔体(20)中的固定卡件(19),与金属插芯(9)的该腔体(20)实现一体化。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同轴导体接头,其特征在于:在容装金属插针(11)的金属插芯(9)的腔体(20)的端部壁面上,制有夹紧金属插针(11)的弹性接触豁口。
6.按照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同轴导体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插座中的刚性导体绝缘包层(7)、插芯绝缘包层(8)及同轴插头中的内层绝缘插针座(12)均为聚醚醚酮制件,而金属插芯(9)为具有弹性的青铜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76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本振泄漏检测和消除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电源供应器的具频率调变的控制电路